[发明专利]一种用于LNG船改装为FSRU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5728.9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8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岸南;宋炜;李勇;宋忠兵;江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5/00 | 分类号: | B63B7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张文玄;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lng 改装 fsru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LNG船改装为FSRU的方法,在船上新增再气化单元,所述方法包括:在船上添加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以船上的燃油和/或天然气作为燃料,所述新增再气化单元供电全部由所述发电机提供,所述发电机与船上的货舱连通,用来获取挥发的天然气;在船上添加气体燃烧装置,所述气体燃烧装置与所述发电机连通,用来将多余的挥发的天然气做燃烧处理。本发明构造简单、安全性高、可靠性强,有效解决了老旧LNG船改装为FSRU时,既要保证原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又要确保新增再气化单元等设备用电的相对独立性,避免了对原供电系统的干扰,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改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LNG船改装为FSRU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快速增加。在这新一轮的能源需求大发展中,天然气以其清洁、方便、高热值的特性成为替代煤炭、石油的新型能源。天然气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与LNG陆地接收站相比,LNG FSRU是一种带LNG存储及再气化功能的海上浮式接收站,配备动力系统后,还可以兼作LNG运输船使用。LNG FSRU通过可靠的锚泊固定后,接收其他LNG运输船运送的LNG并对其进行气化处理,然后通过管道输送上岸。可应用于广阔的沿海地区,建立LNG FSRU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成本,节约大量土地资源,在国际市场上受到船东的青睐。
LNG FSRU作为LNG气化和接收的新型解决方案,将对我国LNG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而新建 LNG FSRU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建造周期也很长, LNG FSRU建造周期约需3年。而将老旧LNG船改装为LNG FSRU,投资成本低,改造周期短,改造LNG FSRU的周期约6个月。因此采用将老旧LNG船改装LNG FSRU的方式,既可缓解我国沿海地区能源紧缺状况,有力支持经济持续发展,又能节省投资,节约土地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可掌握LNG产业链中的新型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LNG船改装为FSRU的方法,本发明部分实施例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LNG船改的FSRU供电交错、相互干扰、运行不稳定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LNG船改装为FSRU的方法,在船上新增再气化单元,所述方法包括:在船上添加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以船上的燃油和/或天然气作为燃料,所述新增再气化单元供电全部由所述发电机提供,所述发电机与船上的货舱连通,用来获取挥发的天然气;在船上添加气体燃烧装置,所述气体燃烧装置与所述发电机连通,用来将多余的挥发的天然气做燃烧处理。
优选地,所述发电机仅仅支持天然气作为燃料。
优选地,所述发电机和气体燃烧装置一起设置在上部敞开的钢结构舱室内。
优选地,所述钢结构舱室底部具有支撑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为支撑柱或者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设置在位于机舱棚后部、舵机舱上部的尾部甲板上。
优选地,所述发电机和气体燃烧装置均设置在位于机舱棚后部、舵机舱上部的尾部甲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 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解决了老旧LNG船改装为LNG FSRU的供电干扰问题,通过在尾部甲板设置独立供电模块,单独为LNG FSRU增加的再气化单元等设备供电,避免了与老旧LNG船上的设备抢电而形成的相互影响问题;
2. 独立供电模块专门设置了气体燃烧装置,解决了老旧LNG船没有处理过量货舱挥发气体装置的问题,及时处理货舱挥发气体,确保了将货舱压力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保证了船舶的运营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57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