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有机二氟化硼配合物光电合成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5981.4 | 申请日: | 2020-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5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朱涵斐;曾崇洋;周维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朱亲林 |
地址: | 232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有机 氟化 配合 光电 合成 材料 | ||
本发明涉及化学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新型有机二氟化硼配合物光电合成材料,设计目标产物结构机设计产物之间的合成路线,并进行对产物的合成,得到合成目标产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仪对紫外光的吸收、及荧光分光分度计对荧光发射,以观察研究目标产物的的光物理性能,目标产物分别探究荧光传感器的应用(金属离子、酸碱及研磨方法的目标产物刺激响应性能)、多刺激响应和光电转化性能和探究其在w‑LEDs方面的应用,该新型合成材料可用于白光二极管的制备,进行离子识别,用作荧光探针,使白光二极管具有更强更好的发光效果,因其灵敏度高,使用方便,不受外界电磁场影响等特点,广泛运用于各领域,并在化学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新型有机二氟化硼配合物光电合成材料。
背景技术
近几年,文献报道具有强烈固体荧光的有机硼化合物可用于制作OLED设备中电子转移材料和太阳能染料敏化电池,但有机硼化合物用于高效和稳定的红光发射器的报道却很少,2010年,设计并合成出了1种具有2个BF2中心的荧光化合物,这一结构不仅保证了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而且BF2强烈的吸电子效应使其具有较低的LUMO能级从而有利于电子转移,作为第1个拥有双BF2中心的红光OLED荧光染料,与传统的发光和电子转移材料相比在固体状态下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
BF2的引入不仅大大提高了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收率同时也为证明GFP发色团与β-桶茧结合后荧光量子收率的增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该化合物集GFP和BODIPY的2种结构于一身,具有与BODIPY相似的荧光性质,在生物和化学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另外,还可以将化合物与磺酸基等亲水基团相连改变其水溶性使其能够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科技源于生活,也最终造福人民,从科学技术创新的角度,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染料,有机BF2化合物的光学性质使其可用于光学材料、电子转移材料的制造,同时,它还可用做光动力学治疗试剂、化学探针和成像试剂等,因此,该产品的研发主要致力于生物、化学等学术领域,当然,其良好的发光性质也可用于白光二极管的制备;
目前,由于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S具有节能、环保、发光效率高、刺激响应时间快、寿命长等优势,被人们广泛研究,然而,目前市场上用无机材料制作的商业光转换w-LEDs具有很多缺点,如:起始原料需用非常昂贵的稀土金属、苛刻的合成条件及严重的光吸收等,因此,用价廉易得的原材料、采用简单、易于控制的合成工艺、较短的合成路线合成发光较强的有机小分子荧光材料,并通过在新合成的有机小分子荧光材料中引入上述的具有荧光性能的二氟化硼形成有机二氟化硼配合物(有机二氟化硼配合物结构更加稳定,发光更加强烈),并探索其在w-LEDs方面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新型有机二氟化硼配合物光电合成材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光的吸收效果不佳,且合成材料制备效果不佳,不易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有机二氟化硼配合物光电合成材料,目标产物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1)在冰盐浴下,将无水DMF加入圆底烧瓶中,在搅拌下缓慢滴加POCl3,待反应液完全凝固,加入二甲苯胺,并置与65℃下反应,TLC跟踪反应进程,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值,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值,用DCM萃取,有机相用水洗涤、MgSO4干燥、浓缩得粗产物;
(2)在圆底烧瓶中加入化合物TS和乙醇,加热溶解,再加对硝基苯乙腈,溶解完全后,加入2滴哌啶作催化剂,回流反应,TLC跟踪反应进程,反应结束后,趁热抽滤,粗产物用乙醇回流、趁热过滤两次,干燥;
(3)将化合物TSX,SnCl2·H2O和无水乙醇加入圆底烧瓶,加热回流,TLC跟踪反应进程,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倒入水中,用饱和K2CO3中和,调节PH值,用EA萃取,萃取液浓缩后柱层析,再用乙醇重结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师范学院,未经淮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59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丝光羊毛织物的抗菌整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长双歧杆菌及其在抗衰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