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竖井管桩及管桩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7286.1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4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唐先彬;祝向文;石强;王沛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E02D5/66;E02D7/28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孔玲珑 |
地址: | 41001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竖井 施工工艺 | ||
1.人工竖井管桩,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圆上端设有第一环状槽(11),所述第一环状槽(11)与管体(1)同心,所述管体(1)的外圆下端设有第二环状槽(12),所述第二环状槽(12)内固定连接切土圆环(13),所述切土圆环(13)的横断面呈L型,所述切土圆环(13)的外径等于管体(1)的外径,所述切土圆环(13)与第一环状槽(11)相对设置,所述切土圆环(13)下端面标高小于管体(1)下端端面,所述管体(1)的内圆面设有第三环状槽(14),所述第三环状槽(14)内装有环切装置(2),所述环切装置(2)用于管体(1)下方土层环切;
所述环切装置(2)包括安装杆(21),所述安装杆(21)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方形孔,每个方形孔内滑动连接一个方形杆(22),所述方形杆(22)端头装有第一滚轮(23),每个方形杆(22)上固定连接一个第一立板(24),安装杆(2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第二立板(25),第一立板(24)与第二立板(25)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立板(25)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螺纹杆(26),所述螺纹杆(26)一端与第一立板(24)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26)另一端固定连接手轮(27);
所述安装杆(21)的下侧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切割装置(3),每个切割装置(3)均包括第一吊板(31),第一吊板(31)固定连接在安装杆(21)底部,所述第一吊板(31)上转动连接圆杆(32),所述圆杆(32)一端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螺杆(33),所述螺杆(33)远离圆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方形柱(34),所述安装杆(21)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吊板(35),第二吊板(35)上设有方形滑孔,方形柱(34)由方形滑孔内穿过并滑动连接,方形柱(34)一端固定连接切刀(36);
所述第二吊板(35)上固定连接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上设有滑动孔(41),所述滑动孔(41)的横断面呈方形,所述滑动孔(41)内滑动连接滑动杆(42),所述滑动杆(42)与滑动孔(41)的孔底之间固定连接支撑弹簧(43),所述滑动杆(42)另一端装有第二滚轮(44),管体(1)的内壁上设有呈环状的波浪形凹槽(15),波浪形凹槽(15)对应设置在第二滚轮(44)的滚动路径上,所述支撑块(4)底部设有转动槽(45),转动槽(45)连通滑动孔(41)设置,所述转动槽(45)内转动连接摆动板(46),所述摆动板(46)一侧与支撑块(4)的底部之间装有挂钩弹簧(47),所述滑动杆(42)底部固定连接拨动板(48),所述拨动板(48)对应摆动板(46)的上端设置,摆动板(46)的上端设有过渡圆弧,使得拨动板(48)能够由摆动板(46)上端的一侧滑向另一侧,滑动杆(42)周期往复运动使得拨动板(48)推动摆动板(46)摆动,所述切刀(36)呈弧形,摆动板(46)与切刀(36)错位设置且位于切刀(36)形成的虚拟圆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竖井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部固定连接支撑环(5),所述支撑环(5)上侧间隔设置多个螺纹吊孔(51),所述管体(1)上端设有多个避让孔(52),所述避让孔(52)与螺纹吊孔(51)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竖井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52)上端设有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竖井管桩,其特征在于:两个切割装置(3)的圆杆(32)之间固定连接同步杆(37),所述同步杆(37)中部固定连接转动轮(38)。
5.一种管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竖井管桩,具体步骤如下:
(1)管体(1)吊运至施工位置,管体(1)底部的切土圆环(13)在管体(1)自重下压入土层内后,管体(1)保持悬吊状态,施工人员进入管体(1)内部对开挖面进行人工开挖;
(2)将环切装置(2)吊装至管体(1)内部,第一滚轮(23)对准第三环状槽(14),转动螺纹杆(26)将第一滚轮(23)卡入第三环状槽(14)内,转动同步杆(37)后切刀(36)嵌入管体(1)下方的土层内,转动安装杆(21)以管体(1)圆心为基准对管体(1)下方的土层进行环切,旋转同步杆(37)调整进给量直至切刀(36)接触切土圆环(13);
(3)待管体(1)下方的土层移除,切刀(36)收回后,在管体(1)上端叠放同一规格管体(1),管体(1)底部的切土圆环(13)在管体(1)自重下压入下一层的土层内;
(4)循环重复步骤(1)-(3)直至设计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72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