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竖井管桩及管桩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7286.1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4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唐先彬;祝向文;石强;王沛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E02D5/66;E02D7/28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孔玲珑 |
地址: | 41001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竖井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人工竖井管桩,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外圆上端设有第一环状槽,所述第一环状槽与管体同心,所述管体的外圆下端设有第二环状槽,所述第二环状槽内固定连接切土圆环,所述切土圆环的横断面呈L型,所述切土圆环的外径等于或小于管体的外径,所述切土圆环与第一环状槽相对设置,所述切土圆环下端面标高小于管体下端端面,所述管体的内圆面设有第三环状槽,所述第三环状槽内装有环切装置,所述环切装置用于管体下方土层环切。本发明通过转动圆杆,螺杆相对于圆杆移动,使得切刀沿安装杆的轴向移动,切刀切入土层内并实时调整进给量,推动安装杆在管体内作圆周运动,切刀将管体下方到切土圆环之间的土壤挖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修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人工竖井管桩及管桩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大直径超深预应力管桩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预应力管桩具有成桩质量好、单桩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工期短、成本低等优点,且在成孔过程中无需泥浆护壁,避免产生大量泥浆废渣,实现绿色施工。
现有的管桩施工一般通过锤击、静压的方式进行,一方面施工产生较大噪声,另一方面在加工厂内预制的管桩需要切割分段,分成多段的管体在锤击的过程中容易移位,影响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人工竖井管桩及管桩施工工艺,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人工竖井管桩,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外圆上端设有第一环状槽,所述第一环状槽与管体同心,所述管体的外圆下端设有第二环状槽,所述第二环状槽内固定连接切土圆环,所述切土圆环的横断面呈L型,所述切土圆环的外径等于管体的外径,所述切土圆环与第一环状槽相对设置,所述切土圆环下端面标高小于管体下端端面,所述管体的内圆面设有第三环状槽,所述第三环状槽内装有环切装置,所述环切装置用于管体下方土层环切。
优选地,所述管体内部固定连接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上侧间隔设置多个螺纹吊孔,所述管体上端设有多个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螺纹吊孔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避让孔上端设有倒角。
优选地,所述环切装置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方形孔,每个方形孔内滑动连接一个方形杆,所述方形杆端头装有第一滚轮,每个方形杆上固定连接一个第一立板,安装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第二立板,第一立板与第二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立板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与第一立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手轮;
所述安装杆的下侧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切割装置,每个切割装置均包括第一吊板,第一吊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杆底部,所述第一吊板上转动连接圆杆,所述圆杆一端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螺杆,所述螺杆远离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方形柱,所述安装杆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吊板,第二吊板上设有方形滑孔,方形柱由方形滑孔内穿过并滑动连接,方形柱一端固定连接切刀。
优选地,两个切割装置的圆杆之间固定连接同步杆,所述同步杆中部固定连接转动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管桩施工方法,包括上述的人工竖井管桩,具体步骤如下:
(1)管体吊运至施工位置,管体底部的切土圆环在管体自重下压入土层内后,管体保持悬吊状态,施工人员进入管体内部对开挖面进行人工开挖;
(2)将环切装置吊装至管体内部,第一滚轮对准第三环状槽,转动螺纹杆将第一滚轮卡入第三环状槽内,转动同步杆后切刀嵌入管体下方的土层内,转动安装杆以管体圆心为基准对管体下方的土层进行环切,旋转同步杆调整进给量直至切刀接触切土圆环;
(3)待管体下方的土层移除,切刀收回后,在管体上端叠放同一规格管体,管体底部的切土圆环在管体自重下压入下一层的土层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7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