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套筒注浆孔和出浆孔内灌浆料表面硬度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7902.3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8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顾盛;吴玉龙;丁晨晨;原义伟;崔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52 | 分类号: | G01N3/52;G01N3/0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佳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筒 注浆孔 出浆孔内 灌浆 表面 硬度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筒注浆孔和出浆孔内灌浆料表面硬度的测试方法,采用DL型里氏硬度计以及套设在DL型里氏硬度计的冲击管上的测点定位模块配合测试,所述测点定位模块包括支承环和调节块,所述支承环用以定位测点,所述支承环和调节块上设置有用于套设的过孔,调节块上还设置有用以观察孔道内部的内窥观察镜;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封堵塞尺寸确定检测面直径;S2:根据测点的边距规定值及间距规定值,判断检测面最大测点数量;S3:选择待检的预制构件,确定检测面实际测点数量;S4:在测点定位模块的配合下进行表面硬度测试;S5:根据多个测点的测试数据得出检测结果。本发明操作便捷,测点的间距及边距易于控制,测试数据准确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筒注浆孔和出浆孔内灌浆料表面硬度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预制装配式结构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并应用。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装配式结构有着建造成本低、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工程质量高以及环境友好和低能耗等优点。套筒灌浆连接是目前装配式中钢筋连接的一种主要方式,其连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结构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作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技术,套筒灌浆连接主要用于连接结构中重要部位竖向构件的钢筋,由其连接原理可知,灌浆料的质量是影响整个连接的重要因素,且其质量的好坏主要通过灌浆料的强度来评判。灌浆料实体强度是保证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性能的关键因素。在实际工程中,灌浆料强度受复杂的现场施工环境和龄期的影响,甚至存在人为增加设计用水量以增大流动性和使用劣质灌浆料等造成实际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情况,对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对套筒灌浆料的强度进行准确可靠的检测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DB32/T 3754—2020《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规程》提出采用表面硬度法对灌浆料实体强度进行检测。该方法是指通过测试灌浆孔道或出浆孔道内灌浆料外端面的硬度值,根据表面硬度与抗压强度的相关性,来推定灌浆料抗压强度的方法。标准中进一步对检测设备、检测面的外观质量要求及测点分布进行了详细规定。检测设备采用DL型里氏硬度计。检测面的外观质量应浆料饱满,表面光洁、平整且气孔较少。测点应在检测面内均匀分布,同一测点只能测试1次,任意两测点之间的距离以及任一测点距检测面边缘的距离均不宜小于3mm;每个套筒采集3~6个表面硬度值,每个预制构件测试16个点,共计16个表面硬度值。
但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发现,采用现有的DL型里氏硬度计对套筒注浆孔和出浆孔内的灌浆料表面进行硬度测试时,存在以下几点困难和不足:(1)由于套筒设置在预制构件底部,且套筒长度较短,即使检测人员蹲下操作,套筒的注浆管和出浆管仍位于检测人员的水平目视高度以下,难以直接观察孔道内部的情况,降低了检测面外观质量检查的效率;(2)对单个检测面进行多测点回弹时,由于无法实时观察检测面,且常规的尺寸测量工具也很难进入孔道进行测点间距测量,所以也就无法保证测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测点距检测面边缘的距离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3)现有的DL型里氏硬度计,支承环的设计初衷并非是为了抵接于检测面,而是通过抵接在检测面上方某个平行于检测面的槽口的两侧,用于引导冲击管垂直抵接检测面;但注浆孔与出浆孔内的灌浆料端面往往与墙面不完全平行,在孔道口处的墙面平整度也难以保证,且现有的支承环因尺寸偏大也无法伸入孔道内抵接检测面,这就导致了冲击管是在无固定引导的状态下仅凭借检测人员的经验去垂直抵接检测面;冲击管是一个外径4.5㎜,壁厚0.75㎜的细钢管,仅靠其自身抵接很难保证与检测面垂直,也就无法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可靠。
因此,为规范表面硬度法检测套筒灌浆料实体强度的应用,保证检测精度和提高检测效率,除了需要对DL型里氏硬度计进行构造及功能上的改进和提升外,还应进一步研发一种套筒注浆孔和出浆孔内灌浆料表面硬度的测试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套筒注浆孔和出浆孔内灌浆料表面硬度的测试方法,有效保证检测精度和提高检测效率,检测时测点的间距及边距易于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未经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79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