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卤制品及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8241.6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7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高秋菊;时若栋;冯随;牟德华;高晓光;张坤生;陈引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双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10 | 分类号: | A23L13/10;A23L13/40;A23L13/74;A23L13/75;A23L5/30;A23B4/22;A23B4/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龚家骅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卤制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酱卤制品及其加工工艺,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加工工艺,包括:提供经腌制的原料肉,上述腌制采用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提供至少一种益生菌菌种及其菌悬液,上述单一菌种的菌悬液的OD值为1.0‑1.1;提供分散有橄榄苦苷和右旋香芹酮的液体组合物,经上述液体组合物发酵和卤制后,制得形成酱卤制品;上述液体组合物中还包括上述益生菌的菌悬液和卤水。本发明提供的加工工艺能缩短腌制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能控制益生菌发酵体系的pH值和总酸含量来抑制有害细菌和杂菌污染,降低发酵体系中亚硝酸盐的产生量和残留量,延长酱卤制品的货架期,提高酱卤制品的品质与安全,成品含有总活菌数不低于1×108cfu/g。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酱卤制品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酱卤制品是我国一大类具有传统特色的肉制品,因其色泽悦目、肉质酥润、风味独特、可直接食用等特点,长期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亲睐,其在国内消费群体稳定,发展前景广阔。根据消费习惯和制备过程中所用的配料及工艺手段的不同,酱卤制品衍生出了多种因地而异的风味。
酱卤法是制备酱卤类肉制品的主要方法,酱卤法加工过程主要包括调味、腌制、卤制。在加工过程中强调的是色、香、味、形有机结合,其中腌制和卤制是决定产品品质的关键。常用的预腌制方法是浸泡,但由于食盐渗透得不均匀,使得产品外观、口感、滋味不稳定,嚼劲不足、出品率低,口感的舒适度也比较差,且浸泡腌制耗时较长,加工出的产品肉质较硬,且容易造成微生物污染。传统工艺中主要是靠长时间的卤煮来实现入味,然而卤煮时间长又使得产品的出品率降低,同时还造成了很大的能耗。另外,酱卤制品在传统加工过程中为了获得诱人而稳定的色泽,常加入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但是长期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残留的亚硝酸盐易与蛋白质降解产物反应生成致癌性的生物胺,导致酱卤制品销售及推广受到很大的限制。此外,肉类制品中如胆固醇含量较高,而传统的酱卤加工工艺并不能有效降低其中的胆固醇含量,且成品出品率低,食盐含量较高。
益生菌具有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细菌生长,防止肠道感染,消除过敏等生理功能。传统发酵食品是补充人体益生菌良好的来源和载体。如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益生菌之一,是典型的兼性厌氧菌,在发酵过程中只产生乳酸,具有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降低胆固醇水平,缓解乳糖不耐症等多种功能。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除具有普通乳酸菌的高产酸能力、抗氧化能力和拮抗致病菌的特性外,还能够合成胞外功能性低聚糖,具有促进肠胃系统中的益生菌增殖、抑制肠道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促进胃肠道蠕动、消除便秘、缓解腹泻、降低食物过敏率、促进矿物质的吸收、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结肠癌等功能。
因此,为了提高酱卤制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传统酱卤法工艺或工序进行现代化改造,对提高酱卤制品品质、保质期和市场竞争力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缩短腌制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能控制益生菌发酵体系的pH值和总酸含量来抑制有害细菌和杂菌污染,降低发酵体系中亚硝酸盐的产生量和残留量,延长酱卤制品的货架期,提高酱卤制品的品质与安全,成品含有总活菌数不低于1×108cfu/g的酱卤制品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酱卤制品的加工工艺,包括:
提供经腌制的原料肉,上述腌制采用高压脉冲电场辅助,上述脉冲宽度≤5μs;
提供至少一种益生菌菌种及其菌悬液,上述单一菌种的菌悬液的OD值为1.0-1.1;
提供分散有橄榄苦苷和右旋香芹酮的液体组合物,经上述液体组合物发酵和卤制后,制得形成酱卤制品;上述液体组合物中还包括上述益生菌的菌悬液和卤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双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双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82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