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吊顶用天花板钻孔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8656.3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6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健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津专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14 | 分类号: | B28D1/14;B28D7/00;B66F7/08;B66F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顶 天花板 钻孔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吊顶用天花板钻孔机器人,包括升降部分、X向导轨部分、Y向导轨部分、钻孔工作部分、底盘部分,底盘部分为麦克纳姆轮全向可移动式,升降部分安装在底盘部分上,一端通过导轨固定架以铰链的形式连接,另一端为滚轮与滑轨之间通过滑动副连接。X向导轨部分安装在升降部分上,X导轨固定座与导轨固定架相连。Y向导轨部分安装在X向导轨上,Y向导轨固定座与光杠一相连。钻孔工作部分安装在Y向导轨上,主轴箱安装座与燕尾槽滑轨相连。工作过程中钻孔工作部分在底盘、升降部分、X向导轨、Y向导轨等的调整下到达预定位置,通过内部齿轮齿条机构提供进给运动,主轴旋转提供主运动,以实现天花板钻孔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天花板钻孔(针对吊顶用)。
背景技术
天花板吊顶作业中,需要对毛坯房的顶部进行钻孔处理。传统房屋装修过程中,天花板钻孔操作主要由施工人员在高台上用手电钻进行。该项工作危险性高,效率较低,而且钻孔的位置精度较低,钻孔质量较差,受个人操作水平影响较大。因此急需一种可以更快捷准确进行天花板钻孔作业的机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吊顶用天花板钻孔机器人,由全向可移动麦克纳姆轮自走式底盘搭载剪叉式升降臂,利用液压油缸驱动,实现钻孔工作机构在竖直方向上(Z向)移动,剪叉式升降台上安装垂直方向上两个导轨,分别利用齿轮齿条机构以及滚珠丝杠机构进行去驱动,以实现钻孔工作机构在X向和Y向的移动。钻孔工作机构通过以上三个方向的移动,到达预定工作位置,然后通过内部齿轮齿条机构,在Z向短距离移动实现钻头进给运动,主轴箱为钻头提供动力进行钻削,最终完成天花板钻孔工作。
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顶用天花板钻孔机器人,
包括升降部分、X向导轨部分、Y向导轨部分、钻孔工作部分、底盘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部分为麦克纳姆轮全向可移动式,所述的升降部分安装在底盘部分上,一端通过导轨固定架以铰链的形式连接,另一端为滚轮与滑轨之间通过滑动副连接。所述的X向导轨部分安装在升降部分上,X导轨固定座与导轨固定架相连。所述的Y向导轨部分安装在X向导轨上,Y向导轨固定座与光杠一相连。所述的钻孔工作部分安装在Y向导轨上,主轴箱安装座与燕尾槽滑轨相连。
所述的升降部分包括:导轨固定架、滑轨、铰链座一、销轴一、长轮轴、轮轴固定架、滚轮、尼龙垫、平垫、销、开口销、剪叉梁、横梁一、油缸、横梁二、短轮轴、圆柱销、油缸铰链座。所述的导轨固定架位于升降部分的最顶端,所述的铰链座一、滑轨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导轨固定架上。所述的剪叉梁为升降部分的功能零件,实现升降功能,八个剪叉梁分为两层,每层又分为两侧,每侧为两根梁。两根交叉梁之间,以及两层梁之间,通过零件尼龙垫、平垫、销、开口销进行铰链连接;两侧的梁之间,通过横梁一或者横梁二进行连接。所述的油缸为升降部分的动力来源,一端与固定在横梁一上的油缸铰链座相连,另一端与固定在横梁二上的油缸铰链座相连。八根剪叉梁组成的剪叉部分,两端分别与导轨固定架和主框架,一边通过导轨固定架以铰链的形式连接,另一边为滚轮与滑轨之间通过滑动副连接,以实现升降过程中剪叉梁的旋转与移动。滚轮安装在长轮轴和短轮轴上,长轮轴中间由焊接在剪叉臂上的轮轴固定架进行支撑,避免因悬臂过长而降低设备结构强度。
所述的X向导轨部分包括:X导轨固定座、光杠一、内六角螺钉M10、齿条一、Y导轨固定座、步进电机、齿轮一、内六角螺钉M5。所述的X导轨固定座通过内六角螺栓M10固定在导轨固定架上,光杠一固定在两个X导轨固定座之间。所述的步进电机通过内六角螺钉M5固定在Y导轨固定座上,所述的齿条一焊接固定在导轨固定架上,所述的齿轮一固定在步进电机主轴上,齿轮一与齿条一之间进行啮合,通过步进电机驱动齿轮一,以实现Y导轨固定座的X向移动。X向导轨部分数量为两件/台,安装在导轨固定架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津专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津专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86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影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螺旋生成网络的高质量图像外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