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臭氧再生塑料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9116.7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3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嘉荣;谭远胜;杨茗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彩复合塑料(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5/06 | 分类号: | C08L25/06;C08L97/02;C08L25/10;C08K13/06;C08K3/04;C08K5/098;C08K7/10;C08K3/36;C08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再生 塑料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耐臭氧再生塑料及其加工工艺,属于再生材料技术领域,再生塑料所用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回收聚苯乙烯76.79‑82.79份、聚苯乙烯6.97‑12.97份、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8.00‑11.94份、炭黑0.08‑0.18份、硬脂酸镁0.10‑0.16份、玄武岩纤维5.72‑7.72份、纳米二氧化硅8‑12份、纳米氧化铝11.8‑13.8份、木粉14.68‑16.68份、超分散剂0.035‑0.045份、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0.15‑0.25份、二氢黄酮甙0.1‑0.2份、微晶纤维素0.08‑0.10份,本申请的再生塑料具有较强的耐臭氧能力、力学性能及耐热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再生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臭氧再生塑料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塑料的使用量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塑料无法自然降解,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因此为了做到环保节能,通常将废旧塑料进行资源回收并加工再利用,不让资源流失。
塑料作为一种绝缘材料,通常会用来制作打印机的外壳、碳粉盒等位置,由于打印机在工作状态时,会产生高压放电电弧,空气中的氧气在高压放电电弧的刺激下会产生臭氧,臭氧具有强氧化性,长时间使用,塑料容易被氧化而出现褪色或强度降低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耐臭氧再生塑料,其具有抗氧化的能力,降低了塑料被氧化而出现褪色或强度降低的可能性。
本申请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耐臭氧再生塑料的加工工艺,其工艺简单,并使生产的再生塑料具有较强的耐臭氧能力。
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耐臭氧再生塑料,所用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回收聚苯乙烯76.79-82.79份、聚苯乙烯6.97-12.97份、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8.00-11.94份、炭黑0.08-0.18份、硬脂酸镁0.10-0.16份、玄武岩纤维5.72-7.72份、纳米二氧化硅8-12份、纳米氧化铝11.8-13.8份、木粉14.68-16.68份、超分散剂0.035-0.045份、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0.15-0.25份、二氢黄酮甙0.1-0.2份、微晶纤维素0.08-0.1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节约资源,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添加此范围的回收聚苯乙烯与聚苯乙烯混合使用制成再生塑料,由于回收聚苯乙烯的力学性能较差,因此添加此范围的木粉来增强回收聚苯乙烯的力学性能,木粉与木粉之间相互交叉缠绕,与回收聚苯乙烯形成良好的包裹现象,进而发生良好的机械互锁。本申请使用的木粉的目数为100-200目,在此目数范围内的木粉比表面积较大,增大了木粉与回收聚苯乙烯的接触面积,使得二者间的结合力增大,从而增强了回收聚苯乙烯的力学性能,但当木粉的粒径过小时,木粉的比表面积过大,带来过多的表面能,容易发生团聚现象,反而降低了回收聚苯乙烯的力学性能。
炭黑是一种轻、松而极细的黑色粉末,比表面积较大,在此范围内加入炭黑,其分散在再生塑料中,可以增强再生塑料的力学性能,同时起到着色、调色的作用。由于炭黑在再生塑料中分散程度越高,着色强度越高,因此将炭黑与硬脂酸镁、超分散剂在此范围内搭配使用,提高炭黑在再生塑料中的着色性。
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质量均匀,异物少,具有优良的机械稳定性,在此范围内将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加入塑料中与回收聚苯乙烯搭配使用,可以提高再生塑料的韧性,增大承载强度,降低再生塑料的脆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彩复合塑料(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日彩复合塑料(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91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