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流固相反应制备利拉鲁肽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9665.4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2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向双春;高峰;刘聪翀;李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顶生物有限公司;大连阿拉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605 | 分类号: | C07K14/605;C07K1/04;C07K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朱欣欣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流 相反 制备 利拉鲁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连续流固相合成系统制备利拉鲁肽的方法,主链构造采用Boc‑His(x)‑Ala‑Glu(OtBu)‑Gly,Fmoc‑Thr(tBu)‑Phe‑Thr(tBu)‑Ser(tBu)‑Asp(OtBu)‑Val‑Ser(Psi(me.me)Pro)‑OH,H‑Ser(tBu)‑Tyr(tBu)‑Leu‑Glu(OtBu)‑Gly‑Gln(Trt)‑Ala‑Ala‑Lys(Palm‑Glu‑OtBu)‑Glu(OtBu)‑Phe‑Ile‑Ala‑Trp(Boc)‑Leu‑Val‑Arg(y)‑Gly‑Arg(y)‑Gly‑树脂片段,同时采用连续流固相合成增长肽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肽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合连续流固相合成系统制备利拉鲁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拉鲁肽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适用于单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可耐受剂量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与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联合应用。利拉鲁肽是艾塞那肽、阿必鲁肽、利司那肽、贝那鲁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中降糖效果最好的药物。利拉鲁肽与度拉糖肽的疗效相当。利拉鲁肽降低体重效果明显。同传统降糖药对比,GLP-1还能延缓胃排空,并作用于中枢的饱胀中心而降低食物的摄入,通过抑制食欲从而产生减肥的功效。
利拉鲁肽的多肽序列如下:
H-His7-Ala8-Glu9-Gly10-Thr11-Phe12-Thr13-Ser14-Asp15-Val16-Ser17-Ser18-Tyr19-Leu20-Glu21-Gly22-Gln23-Ala24-Ala25-Lys26(Pal-γ-Glu)-Glu27-Phe28-Ile29-Ala30-Trp31-Leu32-Val33-Arg34-Gly35-Arg36-Gly37-OH。
目前主要通过间歇性固相合成法制备长链多肽药物。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提出连续方法固相合成法(J.Chem.Soc.Perkin Trans.I125-147,1986;Tetrahedron Letters,Vol.28,38,4469- 4472,1987)。但是由于当时使用传统的多肽合成树脂,树脂溶胀性不高,连续流合成条件下树脂表面的活性基团不易参与反应,同时柱内压力太高容易出现氨基酸消旋,导致合成效果远远不如间歇性固相合成法。溶胀性好的树脂出现后,连续流固相合成技术也没有引起业界重视。最近文献(Continuous-Flow Solid-Phase PeptideSynthesis:A Revolutionary Reduction of the Amino Acid Excess,ChemSusChem2014,7,3172–3176)报道利用连续流工艺结合优良溶胀性的树脂合成多肽,相对于间歇性方法该工艺在节省时间、产品质量、节约氨基酸和溶剂方面表现出非常突出的效果。
连续流固相多肽合成工艺用于多肽药物合成目前报道还很少。微反应器将连续通过的保护氨基酸快速加热并完全活化的技术与连续流固相多肽合成相结合的工艺用来制备利拉鲁肽也未见公布。已经公布的合成工艺全部集中在间歇性固相合成法和固液结合法方面。
现有公布的合成利拉鲁肽的方法分为几种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顶生物有限公司;大连阿拉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顶生物有限公司;大连阿拉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96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适应腰部的座椅
- 下一篇:索马鲁肽的连续流固相反应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