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0448.7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9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清;刘震营;王玲娜;蒲高斌;张龙霏;刘谦;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G01N30/86 |
代理公司: | 济南克雷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9 | 代理人: | 杨婷 |
地址: | 250355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柏子仁 中黄 曲霉 毒素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黄曲霉毒素含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定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方法,基于IAC‑HPLC‑MS/MS法,将柏子仁样品液氮研磨后进行提取,净化洗脱后采用特定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本发明经方法学验证,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实现了柏子仁中四种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G1、AFG2含量的同时测定,四种成分能够完全分离且峰形美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黄曲霉毒素含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定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AFs)是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B2)、黄曲霉毒素G1(AFG1)、黄曲霉毒素G2(AFG2)、黄曲霉毒素M1(AFM1)和黄曲霉毒素M2(AFM2)。AFM1和AFM2主要存在于动物和乳制品中。中药材中主要含有AFB1,AFB2,AFG1和AFG2。其中,AFB1具有最强的致癌性和毒性,而毒性尤为显着,是三氧化二砷的68倍,氰化钾的10倍,甚至三聚氰胺的416倍。它很容易对人和动物的肝脏组织造成损害,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肝癌甚至死亡。此外,暴露于较高浓度的黄曲霉毒素中可导致急性黄疸,肝衰竭和死亡。2002年,AFB1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I类强致癌物。从中药材的种植、收获、晾晒到加工、储藏、运输环节,若条件控制不好,容易滋生霉菌,甚至产生黄曲霉毒素,一些药材如柏子仁、酸枣仁等含丰富油脂,污染现象更为严重。而且污染后的黄曲霉毒素难以彻底消除,因此必须及时检测及时防控。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了19种中药材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严格把控药材中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
柏子仁,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成熟种仁,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的功效。现代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柏子仁含有脂类、氨基酸、皂苷、萜类和多糖等有效成分;现代药理活性研究表明,柏子仁具有镇静安神、抗抑郁、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不孕症等作用。柏子仁全国各地均产,主产于安徽、山东、陕西、河南等地,八九月份成熟,但受高温高湿天气等影响,使得部分柏子仁药材采收后便已滋生真菌,甚至已产生黄曲霉毒素等真菌毒素。而且后续晾晒、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同样有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等真菌毒素。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柏子仁中AFB1不得高于5μg·kg-1、黄曲霉毒素总量(AFB1+AFB2+AFG1+AFG2)不得高于10μg·kg-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测定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方法,本发明基于IAC-HPLC-MS/MS法,实现了柏子仁中四种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G1、AFG2的同时测定,本发明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四种成分能够完全分离且峰形美观。
本发明所述的测定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方法基于IAC-HPLC-MS/MS法,其具体步骤为:
(1)样品提取,取柏子仁样品,液氮研磨后,提取、稀释、过滤、收集上清液;
(2)净化洗脱,取上样液注入免疫亲和柱中;待液体排干后,用水洗涤,弃去全部洗脱液;待液体排干后,加入甲醇,收集洗脱液并定容;洗脱液用滤膜过滤后转移至液相小瓶中作为待测样品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未经山东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04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热轧辊刷均匀性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压支架底座及液压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