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驾驶员辅助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2072.3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俊;吴东彦;金范俊;严斗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30/18 | 分类号: | B60W3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崔龙铉;李新娜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员 辅助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驾驶员辅助装置及其操作方法,驾驶员辅助装置包括:处理部;以及存储部,包含由处理部执行的命令,当车辆从行驶车道向目标车道变更车道时,所述处理部判断所述车辆与所述目标车道中的其他车辆的碰撞可能性,当不存在所述车辆与所述其他车辆的碰撞可能性时,计算所述车辆相对于所述目标车道中的目标车辆的预期减速量,并与减速标准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执行车道变更辅助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驾驶员辅助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车道变更辅助系统判断与要变更的目标车道中的前方和/或后方的车辆是否有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并进行警告,当碰撞的可能性低时,车道变更辅助系统通过转向控制等主动辅助车道变更。车道变更辅助系统在判断车辆与目标车道的前方和/或后方车辆的碰撞危险性时,利用车辆与前方和/或后方的车辆发生碰撞所需的时间(Time To Collision,TTC)和当前时间点下的可减速距离等进行判断。即,现有技术中的车道变更辅助系统通过判断碰撞与否来禁止执行车道变更或不操作车道变更辅助功能。
然而,即使在启动车道变更辅助功能时没有发生碰撞,在减速的同时变更车道时,也可能发生急减速,因此驾驶员可能会感到不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变更车道时基于车辆的预期减速量来控制车道变更辅助功能的操作时间点的驾驶员辅助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驾驶员辅助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处理部;以及存储部,包含由处理部执行的命令,当车辆从行驶车道向目标车道变更车道时,所述处理部判断所述车辆与所述目标车道中的其他车辆的碰撞可能性,当不存在所述车辆与所述其他车辆的碰撞可能性时,计算所述车辆相对于所述目标车道中的目标车辆的预期减速量以与减速标准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执行车道变更辅助控制。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处理部基于用户输入启用车道变更辅助功能。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输入为根据启用车道变更辅助功能的开关操作而产生的信号。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处理部计算所述车辆相对于所述目标车道中的第一目标车辆的第一要求加速度,并且计算所述车辆相对于所述行驶车道中的第二目标车辆的第二要求加速度,然后基于所述第一要求加速度和所述第二要求加速度中较小的要求加速度计算所述预期减速量。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处理部计算所述车辆与所述第一目标车辆之间的实际距离和预设的目标车间距的距离误差的要求加速度,并且计算所述车辆与所述第一目标车辆的速度误差的要求加速度,然后利用所述距离误差的要求加速度和所述速度误差的要求加速度计算所述第一要求加速度。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处理部基于所述车辆相对于所述第一目标车辆的碰撞所需时间来限制所述第一要求加速度。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处理部基于所述车辆的速度计算所述减速标准。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标准被设定为随着车辆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当所述预期减速量为所述减速标准以下时,所述处理部确定执行车道变更辅助控制。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当所述预期减速量超过所述减速标准时,所述处理部确定不执行车道变更辅助控制。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驾驶员辅助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车辆从行驶车道向目标车道变更车道时,判断所述车辆与所述目标车道中的其他车辆的碰撞可能性;当不存在所述车辆与所述其他车辆的碰撞可能性时,计算所述车辆相对于所述目标车道中的目标车辆的预期减速量;以及比较所述预期减速量与减速标准,以确定是否执行车道变更辅助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2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