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麻食用菌风味多酚液体植物酵素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2826.5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5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蔡倪;许译文;张东亚;李静雯;郭启鹏;陆洋;曾荣妹;骆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2/38;A23L2/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麻 食用菌 风味 液体 植物 酵素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麻食用菌风味多酚液体植物酵素配方,包括天麻2.5‑5.0kg,食用菌2.5‑5.0kg,糖3.0‑6.0kg,益生菌粉0.01‑0.1kg,其余为水。更进一步地,本案还提供一种天麻食用菌风味多酚液体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益生菌糖水的配制;步骤(2),粉碎、补糖;步骤(3),发酵;步骤(4),浸提;步骤(5),灭菌、精滤、灌装。本发明中,天麻食用菌风味多酚液体植物酵素作为一种低糖、富含多酚,口感酸甜的酵素饮品,无添加剂、防腐剂,更加天然健康适于饮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酵素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天麻食用菌风味多酚液体植物酵素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据研究,天麻中的多酚包括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酸、荭草素、槲皮素、咖啡酸、表儿茶素、儿茶素、肉桂酸等,具有多种养生保健的功效。人工种植天麻口感微酸,带苦味,野生天麻有尿臭味,容易带入天麻的加工产品中。
植物是人类摄取酚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酚类化合物可在体内发挥抗氧化活性,能有效降低人体患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酵素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少量乙醇能更有效的浸出植物中可提取酚类化合物。同时,由于微生物和内源性酶作用使植物基质中的酚更容易被萃取出来,发酵过程产生额有机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植物中结合酚的释放。在植物中广泛分布的不可提取部分的酚类化合物,亦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水解释放后浸出,有效提高植物酵素中游离、结合酚含量。
酵素是以蔬菜、水果、糙米、药食同源中药等植物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含有如氨基酸、维生素、多酚等特定生物活性成分可供人类食用的混合发酵液。理论上酵素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可在人体内发挥多种生理功能,因此食用酵素有润肠通便、提高免疫力、抗疲劳、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我国对酵素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市面上的酵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些酵素产品大都工艺复杂,需要多次发酵,部分风味不佳,需添加剂调味,例如CN 107296189A以糙米、果蔬等为原料,分步进行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和乳酸发酵,工艺较复杂,且酵素成品口感偏酸,需额外添加甜味剂调味,香气也不如混菌发酵;CN 105995328 B将刺角瓜浊汁混菌厌氧发酵后再低温贮藏,得到的酵素原液风味不佳仍需调配;或存在发酵周期较长的问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例如CN 102018259 B制作一种虫草红曲植物酵素,发酵过程用时35天;CN 102907726 B以柠檬为原料密封发酵制作酵素,发酵后需静置二个月,纯化一个月;CN 105211880 B以无花果和无花果糖浆混合自然发酵,发酵时间长达60到270天。自然发酵还存在甲醇超标、活性成分分解、杂菌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麻食用菌风味多酚液体植物酵素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麻食用菌风味多酚液体植物酵素配方,包括天麻2.5-5.0kg,食用菌2.5-5.0kg,糖3.0-6.0kg,益生菌粉0.01-0.1kg,其余为水;益生菌粉为酵母菌、醋酸杆菌、植物乳杆菌的冻干粉混合物。
优选地是,糖为蔗糖、蜂蜜、红糖、低聚糖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是,益生菌粉中活菌数≥100亿CFU/g。
优选地是,食用菌为黑木耳、银耳、猴头菇、牛肝菌、香菇、平菇、草菇、双孢菇、金针菇、蘑菇、羊肚菌中的至少3种。
更进一步地,本案还提供一种天麻食用菌风味多酚液体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益生菌糖水的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未经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2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掘工作面滑靴式自移机尾
- 下一篇:线束卡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