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压机泄放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LNG船、集装箱船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72958.8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5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施政;段昌明;窦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16 | 分类号: | F04B39/16;B01D46/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杜冰云;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压机泄放 系统 应用 lng 集装箱 | ||
1.一种空压机泄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泄放卸压分离装置、空压机和分离油舱,所述泄放卸压分离装置包括卸压分离筒和阻流盖,
所述卸压分离筒用于对空压机泄放的气液混合物进行多级降压分离,卸压分离筒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底部的通过管道与分离油舱相连的排放管以及设置在筒体外壁上的通过管道与空压机的泄放口相连的进气管,所述筒体内部从下往上依次形成有沉积区、一次分离区和二次分离区,一次分离区和二次分离区内均填充有用于进行气液分离的分离介质,所述一次分离区与进气管相连通;
所述阻流盖用于冷凝卸压分离筒分离出的气体,阻流盖固定在卸压分离筒的顶部;
所述卸压分离筒的筒体外部还安装有拦油围井;
所述阻流盖包括封板、垂直固定在封板上的阻流隔管和外管,所述阻流隔管位于卸压分离筒的筒体内、外管位于卸压分离筒的筒体外,阻流隔管与卸压分离筒的筒体之间、外管与卸压分离筒的筒体之间均形成有间隙,外管的内壁通过支架与卸压分离筒的筒体固定连接;所述阻流隔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组交错透气孔,每组透气孔均沿着阻流隔管的周向均匀分布;
当空压机A泄放的气液混合物从进气管进入一次分离区后,气液混合物在一次分离区内的钢丝球的内部空隙扩散,在受到钢丝球的阻力、摩擦力的作用下,气液混合物的扩散速度减小,气液混合物中的部分油水液体会通过漏油网板沉积下漏至沉积区,气液混合物中的气体会通过阻流孔板进入充满钢丝球的二次分离区,经过一次分离过滤形成的气体会在二次分离区进一步减压,同时在二次分离区内钢丝球的作用下,对气体进行二次分离过滤,将气体中残留的油水液体过滤出来,该部分油水液体也会下沉至沉积区,同时经过二次分离过滤的气体会向上扩散至阻流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泄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压分离筒上设置有两个进气管,两个进气管分别与一台空压机的高压泄放口和低压泄放口相连,或两个进气管分别连接至两台具有单个泄放口的空压机,或两个进气管分别连接具有单个泄放口的空压机泄放口和空气瓶泄放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泄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压分离筒的筒体内部安装有阻流孔板和漏油网板,阻流孔板设置在漏油网板的上方从而将筒体内部的腔室分隔成沉积区、一次分离区和二次分离区;
所述阻流孔板通过焊接在筒体内壁上的支座进行固定,阻流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以使一次分离区分离得到的气体进行二次分离区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泄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油围井由底板和固定在底板边缘的敞口异径管组成,所述底板上固定有排放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泄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顶部固定有把手。
6.一种LNG船,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压机泄放系统。
7.一种集装箱船,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压机泄放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29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的抗磨损弯管
- 下一篇:一种船用排气管防火网组件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