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溴酚-吡唑啉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73200.6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8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史大永;李祥乾;王鑫;杨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1/06 | 分类号: | C07D231/06;C07D417/04;A61K31/415;A61K31/427;A61P31/14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马千会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溴酚 吡唑 化合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尤其是一种溴酚‑吡唑啉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一种溴酚‑吡唑啉类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本发明提供的溴酚‑吡唑啉化合物,具有高效的主蛋白酶Mpro抑制活性,能够在细胞中干扰冠状病毒的复制,提示该化合物具有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功效,在制备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尤其是一种溴酚-吡唑啉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RNA正链包膜乙型冠状病毒,在冠状病毒的生活周期中,所有的复制与转录都是由多蛋白复制酶ppla和pplab来执行的。在成为成熟的功能蛋白之前,ppla和ppab必须在宿主的细胞酶作用下,经过水解,才可以发挥作用。这种在病毒的生命循环中重要的多蛋白水解过程,是由病毒编码的蛋白水解酶主蛋白酶(Main Protease,Mpro)来完成的,对于加工从病毒RNA翻译的多蛋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抑制这种酶的活性将有效阻止病毒复制。
全球各国正在加紧研发新冠病毒肺炎疫苗,部分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是,冠状病毒存在多种血清型,能够产生反复感染,要想完全免疫比较困难。目前,尚未有治疗COVID-19的特效药物上市,临床上广泛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或中药来治疗各种症状,但治疗效果不理想。
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流行给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研发能够抑制主蛋白酶Mpro的活性,干扰冠状病毒的复制,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靶向型药物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溴酚-吡唑啉类化合物,经研究发现,该溴酚-吡唑啉类化合物具有高效抑制溴酚-吡唑啉类化合物的活性、以及在细胞水平抑制病毒复制的能力,可以作为靶标药物用来治疗新冠肺炎。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溴酚-吡唑啉类化合物,其结构通式为:
其中:R1、R2、R3分别选自H、Br中的任一种;
R4选自H、CHO、COCH3、COCH2CH3、COCH2CH2CH3、COOCH3、COOCH2CH3、Ph、CH2Ph、CONH2、CSNH2、中的任一种;
R5、R6、R7分别选自H、OCH3或中的任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中的R8、R9、R10分别选自H、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异丙基、叔丁基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溴酚-吡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
利用溴素对香草醛(1)进行溴化,生成溴代香草醛(2),再经AlCl3、吡啶脱甲基,得到溴代3,4-二羟基苯甲醛(3);化合物3与取代苯乙酮(4)在SOCl2的作用下,生成中间产物查尔酮(5);在加热回流的乙醇溶液中,化合物(5)与肼环合反应,获得目标产物溴酚-吡唑啉(6);
其中:R1、R2、R3分别选自H、Br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32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