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水解度多肽纳米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73224.1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3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祝;姜文怡;唐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7/14;C12N5/00;A61K9/14;A61K47/42;A61K33/04;A61P31/04;A61P3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解 多肽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水解度多肽纳米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中的高水解度多肽纳米硒颗粒的粒径为255‑448nm,水解度为15%‑30%。相较于常规的多肽纳米硒颗粒,本发明利用蛋清粉,通过超声以及酶解限制,制备得到能够将亚硒酸钠还原成单质硒的还原性高水解度的蛋清多肽,解决了其完全性与吸收性的问题,从而获得小粒径多肽纳米硒颗粒,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促细胞生长作用及抑制细菌生长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生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水解度多肽纳米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硒与机体的抗癌作用、抗病毒、免疫功能等有着重要关系。大量研究及临床试验表明,缺硒会使人体中的一些重要器官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多种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以及克山病等。目前,补充硒元素主要是通过直接摄入亚硒酸钠(Na2SeO3)或硒酸钠(Na2SeO4)等无机盐,然而,机体对无机盐的吸收不易控制,且会有潜在的残留毒性,从而有引发硒中毒的风险。
纳米颗粒材料又称为超微颗粒材料,由纳米粒子组成。纳米粒子,一般是指尺寸在1~100nm间的粒子。使用纳米技术能使药品生产过程越来越精细,并在纳米材料的尺度上直接利用原子、分子的排布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药品。纳米材料粒子将使药物在人体内的传输更为方便,用数层纳米粒子包裹的智能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主动搜索并攻击癌细胞或修补损伤组织。使用纳米技术的新型诊断设备和相关技术无疑为为药物开发开辟了新的方向。
目前,传统工艺中通过无机硒还原制备的单质硒往往易于聚集,形成灰色或黑色的不溶性聚集态单质硒,聚集态单质硒没有生物活性,也不利于细胞吸收利用。而使用蛋白质或壳聚糖等大分子作为单质硒的分散剂或包埋剂制备得到的纳米硒颗粒,虽然能够防止单质硒聚集,但形成的大分子纳米硒颗粒粒径相对比较大,不利于机体的吸收利用,且功能单一。
因此,针对现有对纳米硒材料研究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纳米硒材料制备方案,制备得到的蛋清多肽纳米硒颗粒不仅可作为一种食用性的硒补充剂,还可以促进细胞生长以及用作抑菌材料,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水解多肽纳米硒颗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高水解度多肽纳米硒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高水解度多肽纳米硒颗粒在抑制细菌生长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高水解度多肽纳米硒颗粒在抗氧化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高水解度多肽纳米硒颗粒在促进细胞生长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
一种高水解度多肽纳米硒颗粒,该高水解度多肽纳米硒颗粒的粒径为255-448nm,水解度为15%-30%。
优选地,上述高水解度多肽纳米硒颗粒的粒径小于260nm。
相对于无机硒,粒子尺寸更小的纳米硒具有更安全更高效地吸收利用率。发明人发现,水解度为30%的高水解度多肽纳米硒中,0-500Da的多肽占比达到65%以上,大于1500Da的分子量几乎没有;而水解度为15%的高水解度多肽纳米硒中0-500Da的多肽只有50%,分子量分布集中在0-1000Da。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水解度(DH)越大的多肽,高水解度多肽纳米硒分子量就越小,吸收度越高。
本发明的高水解度多肽纳米硒的光谱在201nm的紫外区域显示负峰,说明高水解度多肽纳米硒在形成过程中,α-螺旋结构增加,氢键作用也随之增强,从而增强了蛋清多肽(EWP,鸡蛋清粉的主要成分)与纳米硒之间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32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