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轮对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方法、系统及车辆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0194.7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6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得荣;付从艺;白宝亮;汤文;喻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荷清柔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10 | 分类号: | G01B21/10;G01L5/00;B61K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轮对 运行 状态 在线 监测 方法 系统 控制系统 | ||
本申请提出一种车辆轮对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方法、系统及车辆控制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轮踏面数据;根据车轮踏面数据确定车轮实时直径;根据车轮实时直径确定车辆轮对运行状态。通过本申请能够实现车辆轮对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丰富车辆轮对的监测内容,提升监测效果,提升应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轮对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方法、系统及车辆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高铁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也成为了焦点,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下,高铁正在走向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新发展,同时自动驾驶潮流的不断袭来,也在推动高铁向全面自主控制的方向加速迈进,近些年,无人驾驶技术已在国外及我国部分地铁、城轨车辆成功应用。随着列车运行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和信息化技术在列车上的广泛应用,车辆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在列车运行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铁路车辆的研发到实际运营,采用了大量试验和车载、地面监测设备,来保证车辆运行性能。
相关技术中,通过测力轮对(测力轮对主要用于新型或一定运行状态下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监测)对车轮腹板上应力的测量,推算出轮轨作用力,继而得出车轮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等车辆运行安全性参数,来辅助确定车辆轮对运行状态。
这种方式下,只监测某一轮径的轮轨力,监测内容单一,且不具备长期装车在线监测能力,监测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轮对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方法、系统及车辆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车辆轮对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丰富车辆轮对的监测内容,提升监测效果,提升应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车辆轮对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方法,包括:获取车轮踏面数据;根据所述车轮踏面数据确定车轮实时直径;根据所述车轮实时直径确定车辆轮对运行状态。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车辆轮对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方法,通过获取车轮踏面数据,并根据车轮踏面数据确定车轮实时直径,以及根据车轮实时直径确定车辆轮对运行状态,能够实现车辆轮对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丰富车辆轮对的监测内容,提升监测效果,提升应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车辆轮对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车轮踏面扫描装置,与所述车轮踏面扫描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主机,其中,所述车轮踏面扫描装置,用于获取车轮踏面数据,并将所述车轮踏面数据传输至所述主机;所述主机,用于根据所述车轮踏面数据确定车轮实时直径,并根据所述车轮实时直径确定车辆轮对运行状态。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车辆轮对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系统,通过获取车轮踏面数据,并根据车轮踏面数据确定车轮实时直径,以及根据车轮实时直径确定车辆轮对运行状态,能够实现车辆轮对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丰富车辆轮对的监测内容,提升监测效果,提升应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车辆控制系统,包括: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车辆轮对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系统;以及,车辆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在线监测系统内的主机将所接收的车轮踏面数据,和/或所述车轮实时直径,和/或所述目标轮轨力和目标评价参数,和/或是否产生预设故障的判定结果,和/或所述车辆轮对运行状态发送至所述车辆管理系统,以使所述车辆管理系统根据所述车轮踏面数据,和/或所述车轮实时直径,和/或所述目标轮轨力和目标评价参数,和/或是否产生预设故障的判定结果,和/或所述车辆轮对运行状态对车辆的运行参数进行相应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荷清柔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荷清柔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01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