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用机器人装置,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0479.0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6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谈斯聪;于皓 |
主分类号: | G16H40/60 | 分类号: | G16H40/60;G16H80/00;G06K9/62;G06N3/08;A61M5/42;A61B90/94;A61B10/00;A61B7/04;A61B5/151;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4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机器人 装置 系统 方法 | ||
一种医疗用机器人装置,系统及方法是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提供一种医疗用远端联合诊断辅助治疗的机器人装置,远端会诊,多科室联合会诊,远端医嘱,解决病患‑医生沟通不畅,病情理解不清,治疗方法不配合等问题,利用机器人搭载的B超图像采集装置,口腔内采集装置,血液采集装置,CT图像以及DR放射科图像远端控制采集与共享实现图像共享,解决了人为的诊断治疗失误,以及单一诊疗科诊断的局限性及诊断方案的单一性等问题,通过机器人搭载的血管放大器,静脉注射器,及其他注射装置实现机器人远端控制,自主注射,自主配置药品,巡回取放医疗设备,解决医护人员作业压力大,夜班多等问题。提高专家,医生远端问诊,查房,多科室联合会诊的灵活性,高效率多治疗方案多专家共同意见解决临床案例。应用于门诊,病房,海外医疗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健康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图像智能识别方法,智能化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医疗领域;在检查过程,由于各种人为因素分析,识别病情精准度差,各专科医生领域及医疗专业受限,多科室多专家联合会诊,在门诊,病房与患者一起讨论病情很难实现。管理员远端控制,远端联合会诊,病房专家联合查房,联合治疗的机器人装置,机器人平台涉及机器人理论,实践技术。因疫情等感染性高,效率低下,人工采集不精准,瘟疫传播等问题严重,利用机器臂自主采集口腔检测样本,血液检测样本,尿液,粪便检测样本,自主注射,自主管理,配置药品,医疗用品。
利用机器人搭载的机器臂及摄像头,机器视觉及各种智能识别方法,辅助识别疾病征兆关联疾病的识别,实现远端检测,自主检测,感染性检测,智能化分析数据,有效防止传染病,瘟疫等重大疾病蔓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医疗用机器人装置,利用远端会诊,多科室联合会诊,远端医嘱,病患-医生沟通不畅,病情理解不清,治疗方法不配合等问题,利用机器人搭载的B超图像采集装置,口腔内采集装置,血液采集装置,CT图像以及DR放射科图像远端控制采集与共享实现图像共享,解决了人为的诊断治疗失误,以及单一诊疗科的局限性及诊断方案的单一性等问题。
通过机器人搭载的血管放大器,静脉注射器,及其他注射装置实现机器人远端控制,自主注射,自主配置药品,巡回取放医疗设备,解决医护人员作业压力大,夜班多等问题。提高专家,医生远端问诊,查房,多科室联合会诊的灵活性,高效率多治疗方案多专家共同意见解决临床案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门诊病房多任务分配最优化管理系统及图片共享医疗图片实时采集共享多用户-机器人语音交互联合问诊方法;一种医护,患者,机器人三方匹配的药品医疗器械自主拾取发放管理方法;一种医护,患者,机器人三方匹配远端控制及自主采集样本,注射管理方法。一种自主定位识别人体器官特征位置,采集,分类内部脏器B超,CT图像的方法。
本发明的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用机器人装置包括:
机器人主系统,所述机器人主系统模块用于实现机器人的主控制,语音模块和用户间交互,语音模块,视觉识别模块,心音,肺部螺音识别模块,医疗场景识别,雷达自主移动实时建图模块,血液采集,注射动作规划模块动作规划模块,机器臂拾取,放置,扫码,管理动作规划控制模块。
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用于采集医患者声音,门诊病房场景声音。所述语音模块用于主控制系统与用户间交互和语音引导,语音命令,语音交互。
视觉识别模块,与摄像头装置连接,采集并识别图像,所述视觉识别模块,包括:人脸识别,人体五官识别,人体特征位置识别,医疗场景识别,医疗用品识别,药品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谈斯聪;于皓,未经谈斯聪;于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0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