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片状氧化亚硅及其复合负极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0626.4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9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星明;王宁;杨娟玉;刘宇阳;桂涛;白雪;王武育;储茂友;韩沧;段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H01M4/62;H01M10/0525;C23C16/40;B82Y4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秀青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片状 氧化 及其 复合 负极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片状氧化亚硅及其复合负极材料。该纳米片状氧化亚硅的化学式为SiOx,其中0.9<x<1.1;并且具有纳米片状颗粒形貌;其由激光粒度仪测试的中位粒径(D50)为100‑1000nm,由氮吸附测试的比表面积为50‑150m2/g。该纳米片状氧化亚硅颗粒平面方向的平均直径为100‑1000nm,厚度为10‑50nm,且所述颗粒平面方向的平均直径与颗粒厚度的比值大于5。所述复合负极材料包含所述纳米片状氧化亚硅及添加剂,其中纳米片状氧化亚硅在复合负极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为5‑50%。本发明的纳米片状氧化亚硅具有电子、离子传输距离短的优势,在电极充放电过程中能够保持导电结构稳定。基于该纳米片状氧化亚硅的复合负极材料,可以减少导电组分的用量,在提高导电性和改善循环性能的同时保持高容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片状氧化亚硅及其复合负极材料,属于新能源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大规模储能市场的发展加速了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的创新。目前市场对高比能量密度锂离子动力电池需求巨大。然而,传统石墨负极受限于其较低的理论比容量,已无法满足电池技术发展的需要。氧化亚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以满足高比容量的要求,并且具有较好的循环寿命,因此一直以来受到学术界及产业界的关注。
但是,氧化亚硅负极材料能在商业锂离子动力电池中应用,尚需提高首周库伦效率,以及进一步改善循环性能。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氧化亚硅负极材料的充放电机理可以描述为:
4SiOx+4xLi++4xe-→(4-x)Si+xLi4SiO4..................................(1)
其中反应(2)是单质硅的脱、嵌锂反应,与硅基负极材料反应机理相同。而反应(1)是氧化亚硅首次嵌锂时发生的不可逆反应。反应(1)中生成的硅为几纳米大的硅微晶,且均匀分散在电化学惰性的Li4SiO4基体中。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以避免硅微晶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团聚,另一方面可以缓冲硅微晶在脱、嵌锂过程中的体积效应。这种结构是氧化亚硅负极材料本征良好循环性能的来源。但同时,反应(1)中生产的电化学惰性的Li4SiO4会消耗大量锂,是造成氧化亚硅首周库仑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此外,氧化亚硅的导电性很差,根据文献报道其电导率数量级在绝缘体范围内(<10-12S/cm),而反应(1)中生产的Li4SiO4的离子电导率也不高,仅为10-10S/cm量级。因此,氧化亚硅负极材料的性能还受其导电能力的影响。导电较差时,电极中极化增加,不仅影响氧化亚硅材料容量发挥,而且导致首周时不可逆反应(1)进行不完全,影响后续循环的库伦效率。此外,电池循环时负极中氧化亚硅体积变化造成电极结构变化,部分氧化亚硅因失去导电连接失去活性。而较差的导电性能加剧了上述失效模式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06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施工现场车辆冲洗系统
- 下一篇:气凝胶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