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苦荞麻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780702.1 申请日: 2020-08-06
公开(公告)号: CN111771938A 公开(公告)日: 2020-10-16
发明(设计)人: 杨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问候自然食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1D13/60 分类号: A21D13/60;A21D13/06;A21D13/062;A21D8/04;A21D2/34;A21D2/26;A21D13/24;A21D13/28;A21D8/02;A21D8/08;A21D2/36;A21D2/18;A21D13/047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53405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黑苦荞 麻花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苦荞麻花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以黑苦荞麦粉、玉米面粉和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玉米淀粉、谷朊粉、发酵剂、调味料、糖浆和全蛋液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为改性辅料;并运用特定的成型和油炸制备方法进行制作而得。采用此制备方法而得的黑苦荞麦麻花,其口感酥、脆而不腻且带有微微荞麦的清香,营养丰富多样,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而该麻花加入玉米淀粉,经油炸上糖与辅料调味,使得该麻花因此外观金黄而亮堂,且口味可以定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杂粮营养食品加工制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黑苦荞麻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麻花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小吃之一,作为传统油炸食品很受人们的青睐。其外形呈铰链状,故又称“铰链棒”,传统工艺制备的麻花有甜、咸味之分,由于麻花金黄醒目,热量适中,低脂肪,好吃而不油腻不上火,既可休闲品味,又可佐酒伴茶,是理想的休闲小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加强,健康营养功能型麻花食品将成为今后麻花产业的主流,而相应的麻花生产工艺也是食品开发者的主要研究方向。

针对于油条、麻花、沙琪玛等类油炸食品,在该类油炸食品中加入辅助多功能谷物粮食,如荞麦、玉米、高粱、小米等成为主要研究方向,其中,玉米、荞麦及其制品具有降血压、降血糖血脂、抗动脉硬化、预防肠癌、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等病人都有辅助治疗作用。特别是,苦荞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单宁、芦丁、蛋白酶抑制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其含量普遍高于大米、小麦和玉米等。但是用玉米、荞麦制成的粗粮面食品口感不好,以及还会有不易消化的缺点。另外,由玉米或者荞麦制作的纯玉米面粉、纯荞麦面粉其粘合性能差,难以成型,不容易发酵,不容易制作油炸类食品。

以现有普通麻花制作工艺制作的麻花,原料采用市面上普通的面粉,经和面拉条和扭花后油炸而成,很多工艺的调味方法只是在和面中加入白沙糖以提高甜味;其制作工艺流程简单而粗放,加工工艺粗糙,调味辅料与添加料单一,口感单一而不丰富,硬脆而不酥香,外观黯淡而不生动。同时,在麻花馅料中使用传统普通的配料工艺,难以加入高含量荞麦、玉米等谷物粉进行搓制成型,主要是因为荞麦、玉米等的加入,破坏了小麦面粉面条的筋力和抱团能力,而传统麻花的搓制需要拉伸、上劲和互相缠绕扭曲制成,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发明一种黑苦荞麻花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苦荞麻花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黑苦荞麻花,通过以黑苦荞麦粉、玉米面粉和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玉米淀粉、谷朊粉(也作谷元粉)、发酵剂、调味料、糖浆和全蛋液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为改性辅料;并运用特定的成型和油炸制备方法进行制作而得。采用此制备方法而得的黑苦荞麦麻花,其口感酥、脆而不腻且带有微微荞麦的清香,营养丰富多样,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而该麻花加入玉米淀粉,经油炸上糖与辅料调味,使得该麻花因此外观金黄而亮堂,且口味可以定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苦荞麻花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S1原料称取,称取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苦荞麦粉5%~20%,小麦粉40%~70%,玉米面粉5%~20%,谷朊粉8%~20%,全蛋液8%~20%;

S2面粉和面,将步骤S1称取的原料倒入面粉搅拌机中,并加入S1步骤称取的原料总重量0.05%~0.2%的发酵剂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全蛋液和水在面粉搅拌机中搅拌和面,制作成面团;

S3面团发酵,将步骤S2制作的面团取出,放置在发酵室中进行短期发酵,发酵室温度保持在20℃~25℃,发酵时间0.5H~3.5H,得到醒发面团;

S4扭花成型,用麻花机或者手工,将步骤S3所述醒发面团先拉制成条状物,再将所述条状物扭成一定长度的花条坯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问候自然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问候自然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07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