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村镇污水过渡环型生态处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4735.3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8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伟;史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村镇 污水 过渡 生态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村镇污水过渡环型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预处理单元和主体处理单元;
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预沉池,集水井和分配井;
所述预沉池设置有进水口;
所述集水井分别与所述预沉池及所述分配井连通;并且所述集水井中设置水泵;
所述分配井设置有出水口;
所述主体处理单元为同心圆状构筑物,包括由外圈至内圈依次设置的缺氧生物接触区,生态滤池区和好氧塘区;
所述缺氧生物接触区内设置填料,所述填料内附着微生物;
所述生态滤池区内填充滤料;
所述好氧塘区内种植挺水植物,并且所述好氧塘区内设置回流管;
所述水泵将所述集水井中的水泵入所述缺氧生物接触区,经所述生态滤池区和所述好氧塘区,由所述回流管回流至所述分配井;
所述水泵上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延伸至所述缺氧生物接触区内的一端连接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为环状,贴近所述缺氧生物接触区外壁设置,所述布水管上均匀分布有布水孔;
所述集水井还设置有浮球水位计;
所述分配井设置有连通所述集水井的回流口,所述回流口低于所述出水口;
所述回流管伸入所述分配井的一端设置悬臂式出水管;
所述缺氧生物接触区内设置有堆接成环型的填料架,所述填料架中固定有柔性组合填料,所述柔性组合填料上附着有微生物,所述微生物附着量以填料表面附着生物膜干物质量计算:2500-3000mgMLSS/g填料;
所述生物滤池区底部由外至内向下倾斜,坡度为10-15%;
所述生态滤池区包括第一承托层和滤料基质层;
所述第一承托层位于滤料基质层底部,所述第一承托层内埋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滤料基质层包括外圈滤料基质层和内圈滤料基质层;
所述外圈滤料基质层高度800-900mm,采用石灰石颗粒,孔隙率30-35%,粒径8-16mm;
所述内圈滤料基质层高度900-1000mm,采用石灰石颗粒,孔隙率30-35%,粒径4-8mm;
所述滤料基质层表面种植挺水植物;
所述好氧塘区底部铺设有高度300-400mm的第二承托层,所述第二承托层内埋设有曝气装置;
所述第二承托层上种植挺水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村镇污水过渡环型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沉池进水口处设置进水渠,所述进水渠底部设置有进水排孔;
所述预沉池池壁设置有连通所述集水池的出水排孔;并且所述预沉池内靠近所述出水排孔处设置有隔渣板,用于避免漂浮性杂质堵塞所述出水排孔;
所述预沉池底部设置有积泥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村镇污水过渡环型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臂式出水管包括弯头和短管;所述弯头两端分别通过旋转螺纹连接所述回流管与所述短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村镇污水过渡环型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氧生物接触区、生态滤池区和好氧塘区的面积比为(2.5-3.5):(4.5-5.5):(1.5-2.5);
所述缺氧生物接触区、生态滤池区和好氧塘区的底部设置有防渗结构,所述防渗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素土夯实层、混凝土层和防渗膜;
所述缺氧生物接触区与所述生态滤池区之间、所述生态滤池区与所述好氧塘区之间通过隔墙分区,所述隔墙上设置有用于透水的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村镇污水过渡环型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第一承托层的介质粒径为16-32mm;
所述滤料基质层中进水位置和出水位置分别设置液位观察孔,所述液位观察孔内安装液位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村镇污水过渡环型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流管位于所述好氧塘区内的一端套设有纱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47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