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段AO串联的低碳源污水深度脱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5235.1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2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唐玉朝;伍昌年;薛莉娉;张勇;黄明;潘法康;唐义;黄显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o 串联 碳源 污水 深度 方法 | ||
1.一种两段AO串联的低碳源污水深度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碳源污水指bCOD/TN大于3.0的污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 将污水排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使污水中凯式氮充分转化为氨氮;
步骤S2. 将步骤S1中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排入第一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处理;
步骤S3. 将步骤S2中经过反硝化处理后的污水排入第一沉淀池,污水在第一沉淀池中泥水分离;
步骤S4. 将步骤S3中经过第一沉淀池泥水分离后分离出的污泥经过第三缺氧池回流到第一好氧池,污泥在第一好氧池中进行硝化处理,再将第一好氧池的硝化液回流到第三缺氧池,以充分利用第一沉淀池沉淀下来的污泥中所含的有机物;
步骤S5. 将步骤S4中经过硝化处理的污泥排入第一缺氧池,为第一缺氧池提供反硝化的硝酸盐;
步骤S6. 将步骤S3中经过泥水分离后分离出的污水排入第二缺氧池,在第二缺氧池反硝化处理;
步骤S7. 将步骤S6中经过第二缺氧池反硝化处理后的污水排入第二好氧池,污水在第二好氧池内进行氧化作用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
步骤S8. 将步骤S7中经过第二好氧池氧化后的污水作为硝化液回流到第二缺氧池,最后再流入第二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
步骤S9. 将步骤S8中在第二沉淀池分离出来的污水直接排出,分离出来的污泥回流到第二缺氧池;
所述第二好氧池投加填料,填料采用生物膜或活性污泥或两者联合的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段AO串联的低碳源污水深度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水碳源严重偏低时,在第二缺氧池处投加外碳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段AO串联的低碳源污水深度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氧池中采用推流式反应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段AO串联的低碳源污水深度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氧池采用污泥浓度不低于7000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段AO串联的低碳源污水深度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氧池,第一沉淀池和第一好氧池内投加吸附剂,吸附剂的密度不小于2.0k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52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