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循环供氧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5942.0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3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西;韩报明;刘锦强;张少凯;樊利智;曹晓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敬业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00 | 分类号: | C10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40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循环 供氧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高炉循环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炉(1)、氧气发生器(2)和过滤器(6),高炉(1)顶部的进料口下方安装有可旋转的料口开闭机构(3)、负压吸风机构(4)和反冲机构(5),负压吸风机构(4)经过抽泵与过滤器(6)连接,过滤器(6)接在氧气发生器(2)上,氧气发生器(2)上连接的管道与高炉(1)的煅烧位置相接,负压吸风机构(4)在料口开闭机构(3)密封高炉(1)料口时,抽泵产生的负压抽取炉内气体经过过滤器(6),用于过滤净化并且排出气体至氧气发生器(2)内,回流至高炉(1)内循环供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循环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料口开闭机构(3)包括左转轴(31)、右转轴(32)、左半圆板(33)和右半圆板(34),左转轴(31)和右转轴(32)相互平行的穿过高炉(1)的炉壁上,左半圆板(33)和右半圆板(34)固定在左转轴(31)和右转轴(32)上,左转轴(31)和右转轴(32)跟随左转轴(31)和右转轴(32)相向或相反运动,实现高炉(1)料口的开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循环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负压吸风机构(4)包括旋转接口(41)、负压管(42)和抽管(43),负压管(42)沿着左转轴(31)和右转轴(32)的径向方向等间距的设置,并且负压管(42)内设置的隔板隔离左转轴(31)和右转轴(32)内空间,分别形成负压通道和反冲通道,负压通道一端的左转轴(31)和右转轴(32)的端口上套有旋转接口(41),负压通道另一端与左半圆板(33)和右半圆板(34)上加工的圆孔相连通,与抽泵相接的抽管(43)管口接在旋转接口(41)上,抽泵形成的真空经过负压通道传递至左半圆板(33)和右半圆板(34)的圆孔上,炉内向上的气体被吸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循环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冲机构(5)包括反冲管(51)和套管(52),套管(52)套在反冲通道一端的左转轴(31)和右转轴(32)端口上,两者密封连接并且不影响旋转,左转轴(31)和右转轴(32)绕套管(52)旋转,反冲管(51)与两侧的套管(52)并联,反冲管(51)内流动的增压气流经过反冲通道从左半圆板(33)和右半圆板(34)的圆孔排出,防止堵塞,并且清除圆孔内镶嵌过滤网上的炉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炉循环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半圆板(33)和右半圆板(34)的圆孔呈矩阵排列,负压管(42)的数量与圆孔的行数相同,每行的圆孔均对应连接单个负压管(42)。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炉循环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接口(41)包括上套筒(411)、下套筒(412)、电机轴(413)和支架(414),两个所述电机轴(413)通过支架(414)分别与左转轴(31)和右转轴(32)的环沿相接,上套筒(411)和下套筒(412)相互卡扣形成的密封外壳包覆左转轴(31)、右转轴(32)和电机轴(413)的连接处,抽管(43)的管口延伸至外壳内与负压通道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炉循环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机轴(413)上套有齿轮,两个齿轮相互啮合,并且由外部的电机驱动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敬业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敬业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59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