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循环供氧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5942.0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3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西;韩报明;刘锦强;张少凯;樊利智;曹晓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敬业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00 | 分类号: | C10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40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循环 供氧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循环供氧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高炉供氧技术领域,包括高炉、氧气发生器和过滤器,高炉顶部的进料口下方安装有可旋转的料口开闭机构、负压吸风机构和反冲机构,负压吸风机构经过抽泵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接在氧气发生器上,氧气发生器上连接的管道与高炉的煅烧位置相接,高炉的进料口打开,反冲管经过的反冲气流经过套管从反冲通道流入负压管内,清除通道和管内的堵塞物,保持通道顺畅,高炉的进料口闭合,抽泵工作,左半圆板和右半圆板上的圆孔产生负压,高炉内的气体经过过滤网初次过滤对应流入负压管汇流至负压通道内,气流经过上套筒和下套筒的密封腔被抽管运输至过滤器内,一部分气体流入氧气发生器内,循环供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供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炉循环供氧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物质气化炉,其炉体通常分为上、中、下三段结构,下段是供氧燃烧区,中段是转化产气区,上段是储料区。燃烧用材料堆满整个炉体,中段的燃料密度较大,这样当供氧燃烧区的燃料燃烧时,密度较大的中段转化产气区才能产气。炉体的炉桥下方开有进风口,鼓风机通过进风口向内鼓风供氧。炉体上端开有出气口,出气口通过采气管连接灶具,鼓风机同时还连通采气管,采气管内的燃气与鼓风机提供的空气共同输入至灶具燃烧。
一方面,因为出气口设在炉体上端,鼓风机供氧无法从底部燃烧区穿透而穿过中段的转换产气区(因中段燃料密度大),从而不能与上端出气口形成空气循环对流的效果,这样底部燃烧区进氧不充分,底火自然就不旺,不仅产气少而慢,而且根本无法助燃大柴硬柴,只能燃烧细碎的如秸秆和其他农作物碎壳、树叶等细柴。这样的结构形式有如下缺点:不能燃烧大柴硬柴使用户备料难度增大,炉体燃烧时间短,工作效率低,产气量小,焦油污染严重。
另一方面,当底部燃烧区的燃料被烧光而出现松动空隙后,由于中段的燃料密度大,很紧,特别是燃料比较大时,燃料不能自动落下而出现悬空燃烧的情况时,上述结构的炉子就会立刻断气,灶头熄火,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因为一旦悬空燃烧就会阻断气体上升,正好上述结构的炉子出气口在炉体顶端,自然就无可燃气体输出,因而会出现断气熄火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循环供氧装置及使用方法,电机驱动左转轴和右转轴相反方向旋转,反冲管经过的反冲气流经过套管从反冲通道流入负压管内,清除通道和管内的堵塞物,保持通道顺畅,高炉的进料口闭合,抽泵工作,左半圆板和右半圆板上的圆孔产生负压,高炉内的气体经过过滤网初次过滤对应流入负压管汇流至负压通道内,气流并且经过上套筒和下套筒的密封腔被抽管运输至过滤器内,一部分气体流入氧气发生器内,循环供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炉循环供氧装置,包括高炉、氧气发生器和过滤器,高炉顶部的进料口下方安装有可旋转的料口开闭机构、负压吸风机构和反冲机构,负压吸风机构经过抽泵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接在氧气发生器上,氧气发生器上连接的管道与高炉的煅烧位置相接,负压吸风机构在料口开闭机构密封高炉料口时,抽泵产生的负压抽取炉内气体经过过滤器,用于过滤净化并且排出气体至氧气发生器内,回流至高炉内循环供氧;
进一步地,料口开闭机构包括左转轴、右转轴、左半圆板和右半圆板,左转轴和右转轴相互平行的穿过高炉的炉壁上,左半圆板和右半圆板固定在左转轴和右转轴上,左转轴和右转轴跟随左转轴和右转轴相向或相反运动,实现高炉料口的开闭。
进一步地,负压吸风机构包括旋转接口、负压管和抽管,负压管沿着左转轴和右转轴的径向方向等间距的设置,并且负压管内设置的隔板隔离左转轴和右转轴内空间,分别形成负压通道和反冲通道,负压通道一端的左转轴和右转轴的端口上套有旋转接口,负压通道另一端与左半圆板和右半圆板上加工的圆孔相连通,与抽泵相接的抽管管口接在旋转接口上,抽泵形成的真空经过负压通道传递至左半圆板和右半圆板的圆孔上,炉内向上的气体被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敬业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敬业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5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