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度提升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预养护型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7239.3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7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毕玉峰;房培阳;张军方;王延锋;刘振广;刘建国;秦瑾;刘庆元;闫书明;邓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04 | 分类号: | E01F15/04;E01F9/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小灿 |
地址: | 25003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提升 装置 采用 养护 护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提升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预养护型护栏,所述高度提升装置包括盖帽、支撑腿、转轴、上部齿轮、链条、下部齿轮、定位螺栓、摇把。所述盖帽与支撑腿焊接,所述支撑腿为两个且中间设置空隙,所述转轴为内部可旋转的圆形空心构件,所述转轴设置在两个支撑腿的中间空隙内焊接固定,所述上部齿轮和下部齿轮均设置中心孔,所述转轴穿入中心孔内且焊接固定,所述盖帽顶面设置链条孔,所述链条配合套在上部齿轮上后通过链条孔穿过盖帽,所述链条穿过盖帽后与若干个下部齿轮匹配,所述每个下部齿轮上的中心孔均穿入定位螺栓且焊接固定,所述摇把一端穿过通孔及转轴内。本发明可以在不拆除护栏的情况下保证护栏板在加铺路面后的有效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防护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度提升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预养护型护栏。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公路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交通量迅速增长,特别是大型重载车辆的增多,直接导致公路交通设施使用频率以及负荷的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交通出行的安全,公路护栏作为交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公路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波形梁护栏。近些年早期建设的公路存在大面积的改扩建工程,路面一般通过加铺方式整修,而护栏的高度是影响安全防护能力的关键因素,路面加铺的同时变相降低了护栏的有效高度,这就使护栏的结构需要进行拆除重建,从而满足规范的要求。但是大面积的拆除重建护栏需要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及财力,造成极大的钢铁资源浪费,另加工还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而且施工周期较长。这种护栏预养护功能存在的问题丞需解决。
综上所述,需要研发一种景观效果好、过渡平顺、施工方便的护栏结构,同时考虑护栏预养护功能方便现场操作、节省施工周期的构件,保证护栏的正常防护水平,响应“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国策,基于此提出一种高度提升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预养护型护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目前标准SB级波形梁护栏存在的施工不便、造价昂贵的问题,以及护栏预养护功能的缺失问题,从而提供了保证护栏在公路养护时期的有效高度,维持护栏的安全防护能力,简便施工的一种高度提升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预养护型护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度提升装置,分为上部施力部分和下部提升定位部分,包括盖帽、支撑腿、转轴、上部齿轮、链条、下部齿轮、定位螺栓、摇把。所述上部施力部分主要包括所述盖帽与支撑腿焊接,所述支撑腿为两个且中间设置空隙,所述支撑腿侧面上设置通孔,所述转轴为内部可旋转的圆形空心构件,所述转轴设置在两个支撑腿的中间空隙内,所述转轴两端与通孔同中心焊接固定,所述上部齿轮和下部齿轮均设置中心孔,所述转轴穿入中心孔内且焊接固定,所述盖帽顶面设置链条孔,所述链条配合套在上部齿轮上后通过链条孔穿过盖帽,所述摇把一端穿过通孔及转轴内,另一端悬空;
所述下部提升定位部分主要包括所述链条穿过盖帽后与若干个下部齿轮匹配,所述每个下部齿轮上的中心孔均穿入定位螺栓且焊接固定,所述定位螺栓位置为固定的相对路面的竖向高度;
所述上部施力部分和所述下部提升定位部分通过链条连接成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为三层的空心型钢,第一层为外轮廓且与通孔贴合锚固不动,第二层为滚珠轴承,第三层为内轮廓且与滚珠轴承锚固后保持相同旋转,所述内轮廓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四边形,所述通孔和外轮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且贴合锚固,所述摇把一端的截面形状与内轮廓相同,且相互卡在匹配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摇把形状由横管一、横管二及竖管组成整体,所述横管一的截面形状与转轴的内轮廓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盖帽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盖帽周边设置凸起,内侧形成凹槽,所述链条孔包括矩形或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链条材质为橡胶或钢材,所述链条外侧面光滑,所述链条内侧面设置卡槽,卡槽形状与所述上部齿轮、下部齿轮齿纹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72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