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竹发酵液用于制备美肌及/或减脂组合物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8238.0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8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林咏翔;庄伟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岳特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Q19/08;A61Q19/00;A61Q19/02;A61Q19/06;A61K36/185;A61P17/18;A61P17/00;A61P3/04;C12P1/02;C12P1/04;A23L33/00;C12R1/865;C12R1/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康律师事务所 11805 | 代理人: | 梁挥;孟超 |
地址: | 2015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用于 制备 组合 用途 | ||
1.一种山竹发酵液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是用于制备用以提升抗氧化能力的组合物,其中该山竹发酵液是由一山竹培养液与及多个菌种进行一发酵程序所得,其中该山竹培养液包括山竹及水,该山竹与该水的比例为1:2-5,以及相对于该山竹培养液,该多个菌种包括0.01%-0.5%的酵母菌、0.01%-0.25%的乳酸菌及1%-15%的醋酸菌,该发酵程序包括:
添加该酵母菌至该山竹培养液内;
将该山竹培养液与该酵母菌进行发酵1日至3日以形成一第一初发酵液,其中该酵母菌为啤酒酵母;
添加该乳酸菌至该第一初发酵液内;
将该第一初发酵液与该乳酸菌进行发酵1日至5日以形成一第二初发酵液,其中该乳酸菌为胚芽乳酸杆菌;
添加该醋酸菌至该第二初发酵液内;
将该第二初发酵液与该醋酸菌进行发酵3日至10日以形成一第三初发酵液,其中该醋酸菌为乙酸醋酸菌;以及
过滤该第三初发酵液以得到该山竹发酵液。
2.一种山竹发酵液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是用于制备用以抑制糖化终产物形成的组合物,其中该山竹发酵液是由一山竹培养液与及多个菌种进行一发酵程序所得,其中该山竹培养液包括山竹及水,该山竹与该水的比例为1:2-5,以及相对于该山竹培养液,该多个菌种包括0.01%-0.5%的酵母菌、0.01%-0.25%的乳酸菌及1%-15%的醋酸菌,该发酵程序包括:
添加该酵母菌至该山竹培养液内;
将该山竹培养液与该酵母菌进行发酵1日至3日以形成一第一初发酵液,其中该酵母菌为啤酒酵母;
添加该乳酸菌至该第一初发酵液内;
将该第一初发酵液与该乳酸菌进行发酵1日至5日以形成一第二初发酵液,其中该乳酸菌为胚芽乳酸杆菌;
添加该醋酸菌至该第二初发酵液内;
将该第二初发酵液与该醋酸菌进行发酵3日至10日以形成一第三初发酵液,其中该醋酸菌为乙酸醋酸菌;以及
过滤该第三初发酵液以得到该山竹发酵液。
3.一种山竹发酵液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是用于制备用以抑制酪胺酸酶形成的组合物,其中该山竹发酵液是由一山竹培养液与及多个菌种进行一发酵程序所得,其中该山竹培养液包括山竹及水,该山竹与该水的比例为1:2-5,以及相对于该山竹培养液,该多个菌种包括0.01%-0.5%的酵母菌、0.01%-0.25%的乳酸菌及1%-15%的醋酸菌,该发酵程序包括:
添加该酵母菌至该山竹培养液内;
将该山竹培养液与该酵母菌进行发酵1日至3日以形成一第一初发酵液,其中该酵母菌为啤酒酵母;
添加该乳酸菌至该第一初发酵液内;
将该第一初发酵液与该乳酸菌进行发酵1日至5日以形成一第二初发酵液,其中该乳酸菌为胚芽乳酸杆菌;
添加该醋酸菌至该第二初发酵液内;
将该第二初发酵液与该醋酸菌进行发酵3日至10日以形成一第三初发酵液,其中该醋酸菌为乙酸醋酸菌;以及
过滤该第三初发酵液以得到该山竹发酵液。
4.一种山竹发酵液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是用于制备用以抑制脂肪累积的组合物,其中该山竹发酵液是由一山竹培养液与及多个菌种进行一发酵程序所得,其中该山竹培养液包括山竹及水,该山竹与该水的比例为1:2-5,以及相对于该山竹培养液,该多个菌种包括0.01%-0.5%的酵母菌、0.01%-0.25%的乳酸菌及1%-15%的醋酸菌,该发酵程序包括:
添加该酵母菌至该山竹培养液内;
将该山竹培养液与该酵母菌进行发酵1日至3日以形成一第一初发酵液,其中该酵母菌为啤酒酵母;
添加该乳酸菌至该第一初发酵液内;
将该第一初发酵液与该乳酸菌进行发酵1日至5日以形成一第二初发酵液,其中该乳酸菌为胚芽乳酸杆菌;
添加该醋酸菌至该第二初发酵液内;
将该第二初发酵液与该醋酸菌进行发酵3日至10日以形成一第三初发酵液,其中该醋酸菌为乙酸醋酸菌;以及
过滤该第三初发酵液以得到该山竹发酵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岳特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百岳特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82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形成
- 下一篇:形状测量装置、基准器及检测仪的校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