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智能卡及基于其的开机方法和通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9169.5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0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闵晓琼;段义军;李晓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方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H04B1/3816;H04M1/725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智能卡 基于 开机 方法 通讯 | ||
1.一种薄膜智能卡,其特征在于,贴敷在SIM卡上,随SIM卡一起插入手机卡槽;
所述薄膜智能卡的VCC端口与SIM卡的VCC端口共同连接手机卡槽的VCC端口;
所述薄膜智能卡的GND端口和SIM卡的GND端口共同连接手机卡槽的GND端口;
所述薄膜智能卡的RST端口与SIM卡的RST端口共同连接手机卡槽的RST端口;
所述薄膜智能卡的IO1端口与手机卡槽的IO端口连接;
所述薄膜智能卡的CLK1端口与手机卡槽的CLK端口连接;
所述薄膜智能卡的IO2端口与所述SIM卡的IO端口连接;
所述薄膜智能卡的CLK2端口与所述SIM卡的CLK端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智能卡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不同的功能或者多种功能的组合,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功能和功能组合:
薄膜卡的SIM卡功能;
薄膜盾的功能;
薄膜卡的SIM卡功能+薄膜盾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盾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CFCA证书功能、SIMeID盾功能以及其它的利用各种对称加密方法或非对称加密方法以及各种摘要算法为用户的数据进行加密保护或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识别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SIM卡,包括但不限于SIM,UIM,RUIM,USIM,UIC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智能卡,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判断当前薄膜智能卡的功能或功能组合,以及根据功能或功能组合对手机发来的APDU指令进行判断的指令过滤模块。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薄膜智能卡的开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1,手机给薄膜智能卡和SIM卡上电;
步骤S12,判断当前薄膜卡上的SIM卡功能是否已激活,若是薄膜卡上的SIM卡功能已激活,则薄膜智能卡直接发送薄膜卡ATR给手机,进入步骤S13;若是薄膜卡上的SIM卡功能未激活,则薄膜智能卡接收SIM卡上传的SIM卡ATR,并转发给手机,进入步骤S14;
步骤S13,手机下发PPS指令到薄膜智能卡,薄膜智能卡对PPS指令处理,并发送PPS响应给手机,结束;
步骤S14,薄膜智能卡接收手机的PPS指令,并转发给SIM卡;
步骤S15,薄膜智能卡与SIM卡完成PPS交互,同时薄膜智能卡按照实际需要对手机发送PPS响应,薄膜智能卡与SIM卡之间的PPS速率协商结果与薄膜智能卡与手机之间的PPS速率协商结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结束。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薄膜智能卡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21,薄膜智能卡接收手机的APDU指令,判断当前薄膜卡上的SIM卡功能是否已激活;若是已激活,进入步骤S22;反之,进入步骤S23;
步骤S22,薄膜智能卡处理APDU指令,并返回处理结果给手机,结束;
步骤S23,薄膜智能卡判断APDU指令是否为双卡切换指令,若是,返回步骤S22;若否,薄膜智能卡进一步判断APDU指令是否为薄膜盾的功能,若是,返回步骤S22;若否,则薄膜智能卡将APDU指令转发给SIM卡,SIM卡对APDU指令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经由薄膜智能卡返回给手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方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方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91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