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自动化的成品PTA包装、运输及装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9757.9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1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光;刘秀华;李源;王伟男;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2 | 分类号: | B65B1/32;B65B1/34;B65B57/04;B65B61/00;B65G67/0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徐华燊;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自动化 成品 pta 包装 运输 装车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自动化的成品PTA包装、运输及装车系统。本发明方法,依次连接的打包链板、复核链板、大链板和长链板,所述打包链板底部设有用于初次称重的第一称重传感器,所述复核链板底部设有用于校核初次称重数值的第二称重传感器,二者规格相同,所述大链板作为输送校核后包装袋的传输链板,所述长链板作为传输链板的同时,其上方还设有自动投放机构,通过自动投放机构将包装袋放置于车身。本发明能够使复核工作在打包后立即进行,不但节约掉填秤员的工作,也可免去两台叉车交叉作业的风险,通过光电传感器和吊钩的配合,将两条不同打包线的包装袋并排摆放,整齐有序,有效缓解包装袋的堆积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品PTA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自动化的成品PTA包装、运输及装车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PTA包装流水线,均由人力主要操作,在每条生产线的配置中包括一位负责撑袋的副操作员,一位负责打包的主操作员,一台叉车及司机,另外,每两条生产线还需配置一个填秤员,这是每条线的基本配置。具体流程为,主操作员按下“自动计量”按钮后,PLC程序自动开始加料程序,加料后的料袋通过传送带传输至叉车介入点,叉车司机将叉车运输至填秤员的秤上,由于在重力的影响下,包装是不能一次达到指定重量的,需要二次核对,填秤员根据多去少加的原则,手动添加或取出物料,在此过程中,相邻流水线的叉车交叉作业,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填秤员人工加料,自动化程度低,人力负荷高,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一体化、自动化的成品PTA包装、运输及装车系统。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一体化、自动化的成品PTA包装、运输及装车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打包链板、复核链板、大链板和长链板,所述打包链板底部设有用于初次称重的第一称重传感器,所述复核链板底部设有用于校核初次称重数值的第二称重传感器,二者规格相同,所述大链板作为输送校核后包装袋的传输链板,所述长链板作为传输链板的同时,其上方还设有自动投放机构,通过自动投放机构将包装袋放置于车身。
进一步地,所述的打包链板、复核链板、大链板至少为一套,当为多套时,长链板的自动投放机构作为各套的公共部分。
进一步地,通过PLC程序将待包装物料输送至打包链板上方的包装袋中,具体步骤包括:打包链板的打包称归零-鼓袋-粗加-细加-脱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和第二称重传感器均选用HLCB1C6型号。
进一步地,所述的打包链板、复核链板、大链板为两套,所述长链板包括连接在大链板输出端的直线输送段、升降段和自动投放机构,第一套设备的所述直线输送段的末端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套设备的所述直线输送段的末端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自动投放机构包括预备链板和设置在预备链板上方的挂钩机构,所述预备链板的输入端设有第三光电传感器和第四光电传感器,预备链板的两侧设有若干对称布设的光电传感器,预备链板上的包装袋达到预设数量后,挂钩装置的吊钩插入包装袋中,将各包装袋放置在车板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依次相连的打包链板和复合链板,使复核工作在打包后立即进行,由原来的主操一人进行操作,不但节约掉填秤员的工作,也可免去两台叉车交叉作业的风险,用一台叉车将链板上的包装料导到板车上即可,降低了成本,复核工作更加精准。
2、通过光电传感器和吊钩的配合,将两条不同打包线的包装袋并排摆放,共同输送至车板上,方便快捷,有效缓解包装袋的堆积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未经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97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融合多目标模拟硬件在环仿真系统
- 下一篇:一种谐振单元和介质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