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破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0518.5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7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猎石者破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30 | 分类号: | E02F5/30;E02F5/32;E02F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孔鹏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提供一种破岩装置。破岩装置包括:松土器、小臂和松土器油缸,松土器包括松土部、连接部、第一重量部和第二重量部,第一重量部和第二重量部相对设置,松土部通过连接部与第一重量部和第二重量部相连;小臂通过第一铰接点与松土器铰接;松土器油缸,松土器油缸的一端与小臂通过第二铰接点铰接,松土器油缸的另一端与松土器通过第三铰接点铰接;第一重量部和第二重量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腔室,松土器油缸的至少一部分和小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腔室内,以实现对松土器油缸的保护以及松土器油缸和小臂在横向上共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涉及一种破岩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针对岩层硬度不是特别大的破岩作业中,挖掘机搭载具有松土器的破岩装置由于灵活和效率较高被广泛采用,破岩装置通常包括大臂、小臂和松土器,利用油缸驱动来驱动大臂、小臂和松土器,使松土器的破岩部与岩层接触破岩。当然,有些破岩装置也可以不设置小臂。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涉及一种破岩装置。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破岩装置,包括:松土器,包括松土部、连接部、第一重量部和第二重量部,所述第一重量部和所述第二重量部相对设置,所述松土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重量部和所述第二重量部相连;小臂,通过第一铰接点与所述松土器铰接;以及松土器油缸,所述松土器油缸的一端与所述小臂通过第二铰接点铰接,所述松土器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松土器通过第三铰接点铰接,其中,所述第一重量部和所述第二重量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腔室,所述松土器油缸的至少和所述小臂的至少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例如,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破岩装置,所述松土器油缸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小臂的至少一部分在竖直方向上或者纵向上排列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松土器油缸完全回收时,小臂位于第一腔室的部分为回收时的部分;松土器油缸完全伸出时,小臂位于第一腔室的部分为伸出时的部分;回收时的部分侧面积在伸出时的部分侧面积5倍以上。
例如,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破岩装置,所述连接部夹设在所述第一重量部和所述第二重量部之间,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松土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腔室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部在横向上的厚度。
例如,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破岩装置,在所述松土器油缸回收到最短位置的情况下,在横向上,所述松土器油缸的至少一半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例如,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破岩装置,所述松土器具有破岩部,所述破岩部位于所述松土器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端部,所述松土器的位于分界面的远离所述破岩部的部分的重量和体积分别大于所述松土器的位于所述分界面的靠近所述破岩部的部分的重量和体积,所述分界面为所述第一铰接点的铰接轴和所述第三铰接点的铰接轴所在的平面。
例如,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破岩装置,所述第一重量部和所述第二重量部中每一个的重量和体积分别大于所述松土器的位于所述分界面的靠近所述破岩部的部分的重量和体积的50%。
例如,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破岩装置,在所述松土器油缸回收到最短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小臂在横向上有一半以上的重量或者体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例如,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破岩装置,还包括大臂,大臂一端与挖掘机上车体铰接于第七铰接点,大臂另一端与小臂铰接于第八铰接点,斗杆油缸一端与大臂铰接于第九铰接点,斗杆油缸另一端与小臂铰接于第十铰接点,举升油缸一端铰接于上车体,举升油缸另一端与大臂铰接于第十三铰接点,当斗杆油缸和松土器油缸完全回收时,
第一重量部和第二重量部与第十三铰接点的最短距离为第一距离,两个举升油缸的轴线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
例如,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破岩装置,当松土器油缸完全回收时,在横向上,松土器油缸最少有25%以上的长度位于第一腔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猎石者破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市猎石者破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05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