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化分析仪系统中数据安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3648.4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7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愿安;舒芹;赵畅;来祥兵;张雪娇;郭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46 | 分类号: | G06F21/46;G06F21/6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化 分析 系统 数据 安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生化分析仪系统中数据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平台服务器中为每一台生化分析仪配置一个唯一识别码,并为每台生化分析仪配置对应的操作人员的密钥,建立密钥与唯一识别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S2、在生化分析仪启动分析检测之前,通过生化分析仪获取输入的密钥验证当前操作人员是否具有操作权限,在验证通过时,生化分析仪向平台服务器发送激活请求,平台服务器在接收到激活请求时,将带有期限的激活驱动包下发到生化分析仪,并将对应生化分析仪在平台服务器中的状态标注为激活状态;
S3、生化分析仪在安装完激活驱动包之后,对待检生化物质进行检测,并定期将检测参数发送到平台服务器,平台服务器对检测参数进行分析,在出现异常时跳转到步骤S5;否则跳转到步骤S4;
S4、在对待检生化物质进行检测完毕之后,将相应检测结果发送到平台服务器;平台服务器判断检测结果是否符合预设模型,在符合预设模型时,将检测结果与唯一识别码和本次操作人员信息进行绑定后存储在平台服务器中并结束流程;在不符合预设模型时,跳转到步骤S5;
S5、将本次检测结果判定为异常结果,并将异常结果与唯一识别码和本次操作人员信息进行绑定后存储在平台服务器中,并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分析仪系统中数据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中平台服务器对检测参数进行分析包括:
判断生化分析仪中温度、转速、电压、电流或单位时间内待检生化物质进样量是否符合预设要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分析仪系统中数据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4中包括:
S41、在对待检生化物质进行检测完毕之后,将相应检测结果发送到平台服务器;
S42、平台服务器从检测结果中提取色谱线的各个色谱峰,并判断色谱峰转折的横向距离的波动是否符合预设波动条件,在不符合预设波动条件时认定检测结果不符合预期,并跳转到步骤S5;在符合预设波动条件时,跳转到步骤S43;
S43,判断分析参数是否符合参数预设条件,在不符合参数预设条件时认定检测结果不符合预期,并跳转到步骤S5,在符合参数预设条件时,跳转到步骤S44,其中,所述分析参数包括涡流扩散、分子扩散和传质阻力;
S44、将检测结果与唯一识别码和本次操作人员信息进行绑定后存储在平台服务器中,并结束流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化分析仪系统中数据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42中判断色谱峰转折的横向距离的波动是否符合预设波动条件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判断色谱峰转折的横向距离的波动是否符合预设波动条件:
,其中n为色谱峰的数量,,为预设色谱峰偏离值,为峰宽度,e为指数函数,为标准差,为留存时间,t为出现时间,为扰动系数;根据判断色谱峰转折的横向距离的波动是否在的有效值范围内来确定是否符合预设波动条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化分析仪系统中数据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43中判断分析参数是否符合参数预设条件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判断分析参数是否符合参数预设条件:
,其中为常数,为折合线速,分别依次代表涡流扩散、分子扩散、传质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36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