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化分析仪系统中数据安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3648.4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7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愿安;舒芹;赵畅;来祥兵;张雪娇;郭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46 | 分类号: | G06F21/46;G06F21/6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化 分析 系统 数据 安全 控制 方法 | ||
一种生化分析仪系统中数据安全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在平台服务器中为每一台生化分析仪配置一个唯一识别码,并为每台生化分析仪配置对应的操作人员的密钥,建立密钥与唯一识别码之间的对应关系;S2、在生化分析仪启动分析检测之前,通过生化分析仪获取输入的密钥验证当前操作人员是否具有操作权限,在验证通过时,生化分析仪向平台服务器发送激活请求,平台服务器在接收到激活请求时,将带有期限的激活驱动包下发到生化分析仪,并将对应生化分析仪在平台服务器中的状态标注为激活状态;S3、生化分析仪在安装完激活驱动包之后,对待检生化物质进行检测,并定期将检测参数发送到平台服务器,平台服务器对检测参数进行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化分析仪中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化分析仪系统中数据安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生化分析仪又常被称为生化仪,是采用光电比色原理来测量体液中某种特定化学成分的仪器。由于其测量速度快、准确性高、消耗试剂量小,现已在各级医院、防疫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得到广泛使用。配合使用可大大提高常规生化检验的效率及收益。自美国Technicon公司于1957年成功地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后,各种型号和功能不同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不断涌现,为医院临床生化检验的自动化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自50年代skeggs首次介绍一种临床生化分析仪的原理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生化自动分析仪和诊断试剂均有了很大发展。
现有技术中,除了一方面发展、改进生化分析仪的分析准确性之外,生化分析技术也与网络、自动化等技术相结合,大大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但由于生化分析的结果数据不仅仅用于疾病的诊断参考数据之一,关系到个人的健康,也可能作为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作为应对突发的疾病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目前生化分析的智能化、数据网、网络化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使得不法分子可能通过非法技术手段来获取生化分析的结果数据,或者远程破坏生化分析的过程,导致生化分析仪的系统安全性降低,进而可能影响个人数据的保护以及危害到公共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生化分析仪系统中数据安全控制方法。
一种生化分析仪系统中数据安全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平台服务器中为每一台生化分析仪配置一个唯一识别码,并为每台生化分析仪配置对应的操作人员的密钥,建立密钥与唯一识别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S2、在生化分析仪启动分析检测之前,通过生化分析仪获取输入的密钥验证当前操作人员是否具有操作权限,在验证通过时,生化分析仪向平台服务器发送激活请求,平台服务器在接收到激活请求时,将带有期限的激活驱动包下发到生化分析仪,并将对应生化分析仪在平台服务器中的状态标注为激活状态;
S3、生化分析仪在安装完激活驱动包之后,对待检生化物质进行检测,并定期将检测参数发送到平台服务器,平台服务器对检测参数进行分析,在出现异常时跳转到步骤S5;否则跳转到步骤S4;
S4、在对待检生化物质进行检测完毕之后,将相应检测结果发送到平台服务器;平台服务器判断检测结果是否符合预设模型,在符合预设模型时,将检测结果与唯一识别码、本次操作人员信息进行绑定后存储在平台服务器中并结束流程;在不符合预设模型时,跳转到步骤S5;
S5、将本次检测结果判定为异常结果,并将异常结果与唯一识别码、本次操作人员信息进行绑定后存储在平台服务器中,并结束。
在本发明所述的生化分析仪系统中数据安全控制方法中,
所述步骤S3中平台服务器对检测参数进行分析包括:
判断生化分析仪中温度、转速、电压、电流、单位时间内待检生化物质进样量是否符合预设要求。
在本发明所述的生化分析仪系统中数据安全控制方法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36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