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势渗流通道发育层位和方向的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5418.1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9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唐洪;张航宇;李鹏飞;李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G06F30/20;G06F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房立普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势 渗流 通道 发育 层位 方向 预测 方法 | ||
1.一种优势渗流通道发育层位和方向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综合分析地质与生产动态资料,求取井间不同层段的地质静态分析系数RiS与生产动态分析系数RiD;
步骤二、建立以下井间不同层段的连通系数RiC计算公式,并计算井间不同层段的连通系数RiC;
RiC=RiS×RiD
式中:RiC表示井间不同层段的连通系数;RiS表示地质静态分析系数;RiD表示生产动态分析系数;
步骤三、根据测井解释结果分别获取井间不同层段的单层多砂体参数;
步骤四、再根据原始地层渗透率K0,获取注水井在不同注水倍数下的渗透率Ki;
步骤五、根据统计得出原生优势通道、次生优势通道、非优势通道的H注/H采和K注/K采频率分布情况,以研究区地质、开发背景为基础,建立原生优势通道发育的注水井、采油井井间平面均质系数和次生优势通道发育的注水井、采油井井间平面均质系数的赋值表,根据赋值表确定H注/H采赋值后的均质系数RiM1和K注/K采赋值后的均质系数RiM2;
步骤六、根据上述赋值表,结合井间不同层段的平面均质系数RiM如下计算公式,即可求取井间不同层段的平面均质系数RiM;
RiM=RiM1×RiM2
式中:RiM表示井间不同层段的平面均质系数;RiM1表示H注/H采赋值后的均质系数;RiM2表示K注/K采赋值后的均质系数;
步骤七、最后根据得到井间不同层段的各个参数,并结合如下的优势渗流通道综合指数预测公式分别求取各个层段的优势渗流通道综合指数预测M;通过井间不同层段的优势渗流通道综合指数预测Mi将井间不同层段分为优势渗流通道或非优势渗流通道的类型;
Mi=Φi×Hi×V′iSH×K′i×RiC×RiM
式中:Mi表示井间不同层段的优势渗流通道综合指数预测;Φi表示注水井不同层段的孔隙度;Hi表示注水井不同层段的砂体厚度;V′iSH表示注水井不同层段的泥质含量标准值;K′i表示注水井不同层段的砂体渗透率标准值;RiC表示井间不同层段的连通系数;RiM表示井间不同层段的平面均质系数;
所述步骤一中地质静态分析系数RiS的获取方法是:
当地层全连通时,地质静态分析系数RiS的取值为1;
当地层部分连通—侧向拼接时,通过以下公式求取地质静态分析系数RiS;
式中:RiS表示地质静态分析系数;H拼接表示拼接处的砂体厚度,m;Hmax表示拼接处砂体厚度最大值;
当地层部分连通—垂向叠加时,通过以下公式求取地质静态分析系数RiS;
式中:L叠置表示砂体叠置部分长度;L注采表示注采井距;
当地层不连通时,地质静态分析系数RiS的取值为0;
所述步骤一中生产动态分析系数RiD的获取方法是综合分析吸水、产液剖面测试资料、水淹层判识结果和压力测试资料,采用以下原则加以赋值;
当判识结果为连通时,生产动态分析系数RiD赋值1;当判识结果为不连通时,生产动态分析系数RiD赋值0;当判识结果为资料全部缺失无法判别时,生产动态分析系数RiD赋值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54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