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势渗流通道发育层位和方向的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5418.1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9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唐洪;张航宇;李鹏飞;李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G06F30/20;G06F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房立普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势 渗流 通道 发育 层位 方向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势渗流通道发育层位和方向的预测方法,包括:综合分析地质与生产动态资料,求取井间不同层段的地质静态分析系数与生产动态分析系数;计算井间不同层段的连通系数;根据测井解释结果分别获取井间不同层段的单层多砂体参数;获取注水井在不同注水倍数下的渗透率;建立原生优势通道发育的注水井、采油井井间平面均质系数和次生优势通道发育的注水井、采油井井间平面均质系数的赋值表,求取井间不同层段的平面均质系数;最后井间不同层段类型进行判断。本发明的预测结果准确性良好,能够为研究区现场后续治理等生产措施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势渗流通道发育层位和方向的预测方法,属于油藏勘探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注水开发是砂岩油田最常见的开发方式,由于油藏在开发过程中长时间受到注水冲刷,储层孔隙结构会产生很大变化,胶结性逐渐被弱化,加之水动力场的不平衡、各向渗透性的差异以及油水粘度的差别导致注入水长期沿着渗透率、含水较高的优势通道水窜,使原有孔喉半径和渗透率扩大,注入水低效或无效循环,形成大孔道,即水流优势渗流通道。优势渗流通道的存在,会使得层内、层间矛盾加剧,导致油田采收率降低,生产成本升高,经济效益下降。与此同时,如果对优势渗流通道发育层位识别不准,预测不周,将直接影响后期调剖堵水的效果,不仅造成堵水剂的浪费,甚至有可能因堵塞其他优质储层层段而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对优势渗流通道的精确识别、发育特征的全面总结及其预测模型的合理建立能够为后期治理提供依据,有助于提高油田采收率,延长油田的开发寿命。
不仅如此,对于具有同类特征的注水开发新油田来说,有效预测优势通道的产生与分布位置可以制定更加合理的开发方案,更为高效、持久地开发油气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准确性高的优势渗流通道发育层位和方向的预测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优势渗流通道发育层位和方向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综合分析地质与生产动态资料,求取井间不同层段的地质静态分析系数RiS与生产动态分析系数RiD;
步骤二、建立以下井间不同层段的连通系数RiC计算公式,并计算井间不同层段的连通系数RiC;
RiC=RiS×RiD
式中:RiC表示井间不同层段的连通系数;RiS表示地质静态分析系数;RiD表示生产动态分析系数;
步骤三、根据测井解释结果分别获取井间不同层段的单层多砂体参数;
步骤四、再根据原始地层渗透率K0,获取注水井在不同注水倍数下的渗透率Ki;
步骤五、根据统计得出原生优势通道、次生优势通道、非优势通道的H注/H采和K注/K采频率分布情况,以研究区地质、开发背景为基础,建立原生优势通道发育的注水井、采油井井间平面均质系数和次生优势通道发育的注水井、采油井井间平面均质系数的赋值表,根据赋值表确定H注/H采赋值后的均质系数RiM1和K注/K采赋值后的均质系数RiM2;
步骤六、根据上述赋值表,结合井间不同层段的平面均质系数RiM如下计算公式,即可求取井间不同层段的平面均质系数Ri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54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