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籽晶生长的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7866.5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5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包头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1/00 | 分类号: | C30B11/00;C30B28/06;C30B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么立双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籽晶 生长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籽晶生长的工艺方法,籽晶生长的工艺方法包括:将硅料放置于炉体内加热;对炉体加热至第一预定阶段,炉体内压力设定为90‑100mbar,炉体内进气量和出气量均小于10nl/min;对炉体加热至第二预定阶段,炉体内压力设定为250‑350mbar,炉体内进气量和出气量均小于10nl/min。根据本发明的籽晶生长的工艺方法,通过控制炉体内压力,且使进气量和出气量均小于10nl/min,由此可以降低气流流动速度,可以防止气流流向炉体的底部,从而可以避免气流激发炉体内底部的杂质,进而可以避免杂质与硅料融合,提升籽晶纯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类单晶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籽晶生长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类单晶的生长要求在一个完全对称的热场结构中,对称的热场结构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熔体流动性会弱一些,在铸造过程中,当气体流到坩埚底部,坩埚底部的涂层内部含有较多的杂质,同时气体本身也会携带杂质,气体激起涂层杂质的“浮尘”,随着气体向上流动,在高温下与硅蒸气反应,形成氮化硅,碳化硅,氧化硅及其他复合氧化物等,沉积在籽晶缝隙中或者硅料上,就会显现出不同的彩色薄膜。
沉积在籽晶间的缝隙的杂质,随着气体向上流动进入上面的硅料中,但是类单晶的对称性热场结构,熔体流动性较弱,杂质很难通过分凝排到硅锭头部,而留在了硅锭中,从而检测到黑色的杂质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籽晶生长的工艺方法,所述籽晶生长的工艺方法具有简单、籽晶杂质少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籽晶生长的工艺方法,所述工艺方法包括:
将硅料放置于炉体内加热;
对所述炉体加热至第一预定阶段,所述炉体内压力设定为90-100mbar,所述炉体内进气量和出气量均小于10nl/min;
对所述炉体加热至第二预定阶段,所述炉体内压力设定为250-350mbar,所述炉体内进气量和出气量均小于10nl/min。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籽晶生长的工艺方法,通过控制炉体内压力,且使进气量和出气量均小于10nl/min,由此可以降低气流流动速度,可以防止气流流向炉体的底部,从而可以避免气流激发炉体内底部的杂质,进而可以避免杂质与硅料融合,提升籽晶纯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所述炉体加热至第二预定阶段后,对所述炉体加热至第三预定阶段,从所述第二预定阶段到所述第三预定阶段之间,所述炉体内压力设定为250-350mbar,所述炉体内进气量小于10nl/min,所述炉体内出气量为5-15nl/min。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所述炉体加热至第三预定阶段后,对所述炉体加热至第四预定阶段,从所述第三预定阶段到所述第四预定阶段之间,所述炉体内压力设定为550-650mbar,所述炉体内进气量为55-65nl/min,所述炉体内出气量小于10nl/min。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入所述第四预定阶段之前,所述炉体内出现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预定阶段结束之前所述炉体内硅料熔化结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入所述第四预定阶段之前,所述炉体内的调压模式为进气模式;进入所述第四预定阶段之后,所述炉体内的调压模式为出气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所述炉体加热至第一预定阶段时,所述炉体内部温度为950-105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炉体处于所述第二预定阶段时,所述炉体内部温度大于10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炉体进入所述第二阶段之前,所述炉体内的压力模式为真空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炉体进入所述第二阶段之后,所述炉体内的压力模式为压力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包头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包头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78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