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湿结构、蒸汽烹饪装置及湿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9447.5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6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许胜涛;麦伟添;陈权明;潘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36/38;A47J36/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蒸汽 烹饪 装置 湿度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启动烹饪装置,选择烹饪模式,输入预设温度和预设湿度;
S2,将所述烹饪装置的内胆预热至所述预设温度,当达到所述预设温度时,调节所述内胆的湿度为所述预设湿度;
S3,采集所述内胆的实时温度,根据所述实时温度、预设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获得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
其中,所述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根据所述烹饪模式得到;
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对应的相对湿度得到基础氧浓度a基础,根据所述预设湿度、所述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得到可控氧浓度a可控,具体为:
步骤1、根据预设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得到湿度控制区间;
其中,所述湿度控制区间为目标湿度±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
步骤2、计算所述步骤1得到的湿度控制区间对应的氧浓度范围值;
步骤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氧浓度范围值与预设湿度对应的氧浓度的最大差值的绝对值作为最大的可控氧浓度a可控;
所述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为a基础-a可控~a基础+a可控;
S4,采集所述内胆的实时氧浓度,根据所述实时氧浓度与所述S3获得的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的比较关系判断是否进行加湿和/或祛湿;
所述烹饪装置包括阻气模块(1)、驱动模块(2)、壳体(3)、中层板(4)和排气口(5),所述中层板(4)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3)内,所述排气口(5)贯穿设置于所述中层板(4)上,所述阻气模块(1)设置于所述中层板(4)上,且位于所述排气口(5)上方,所述驱动模块(2)设置于所述中层板(4)上;
所述烹饪装置包括祛湿结构,所述祛湿结构包括所述阻气模块(1)和所述驱动模块(2);所述阻气模块(1)设置于蒸汽烹饪装置的排气口外部上方,用于对排气口的开度进行调节,所述驱动模块(2)设置于蒸汽烹饪装置上;
所述驱动模块(2)启动,带动所述阻气模块(1)运动,改变排气口的开度,调节气体排出量;
所述阻气模块(1)包括阻挡部(11)和调节部(12),所述阻挡部(11)为三棱柱结构设置于排气口上方,所述调节部(12)设置于蒸汽烹饪装置上,且与所述阻挡部(11)连接,所述阻挡部(11)在排气口所在平面上的截面面积小于排气口的面积,所述调节部(12)包括弹性件(121)和固定件(122),所述固定件(122)设置于蒸汽烹饪装置上,所述弹性件(121)一端与所述固定件(1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阻挡部(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具体为:
当烹饪模式为蒸模式时,所述可控湿度为3~5%;当烹饪模式为蒸汽烤模式时,所述可控湿度为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根据所述实时氧浓度与所述S3获得的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的比较关系判断是否进行加湿和/或祛湿,具体为:
S4.1,判断所述实时氧浓度是否小于a基础-a可控;
如果是,则不进行加湿,进入S4.3;
反之,则进行加湿,并进入S4.2;
S4.2,判断所述实时氧浓度是否大于a目标+a可控;
如果是,则进行加湿;
反之,则不进行加湿;
S4.3,进行祛湿;
其中,所述加湿通过启动蒸汽发生结构向所述内胆内输入蒸汽实现,所述祛湿通过启动祛湿结构使所述内胆内的蒸汽快速排出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3还包括:根据所述实时氧浓度与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a基础-a可控~a基础+a可控的差值的绝对值确定驱动模块的工作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944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