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含锁链素和异锁链素的蛋白低聚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800475.4 申请日: 2020-08-11
公开(公告)号: CN111903985A 公开(公告)日: 2020-11-10
发明(设计)人: 杨红菊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盛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33/18 分类号: A23L33/18;A23L33/175;A23J3/34;A23J3/04;A23J1/04;A23J1/02;A61K8/64;A61K38/01;A61P17/18;A61Q19/00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温可睿
地址: 235000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富含 锁链 蛋白 低聚肽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多肽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富含锁链素和异锁链素的蛋白低聚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蛋白低聚肽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待提取组织依次经碱液浸泡、酸液浸泡后,研磨至粒度为100~200目,以碱性蛋白酶和胰酶进行酶解,经灭酶离心取上清液,经过精滤、纳滤获得含有蛋白低聚肽的溶液;其中,所述待提取组织为动脉管、韧带、肺、筋膜、软骨或蛋壳膜。提取获得的蛋白低聚肽富含锁链素和异锁链素,且分子量<1000Da的多肽的占总多肽质量的50%~85%。该方法利用碱液和酸液进行脱脂和除杂蛋白,避免了有机溶剂的残留与污染,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肽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富含锁链素和异锁链素的蛋白低聚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全身,具有吸收、分泌、排泄、感觉、参与代谢等功能,同时是重要的屏障和防御器官。皮肤老化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美丽,是人们普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皮肤光老化是皮肤长时间反复暴露在紫外线下引起的结构及功能的改变。皮肤老化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粗糙、松弛、下垂、甚至出现肿瘤。病理表现为表皮层厚度不均一,表皮真皮界面扁平,毛细血管扩张,胶原纤维断裂、紊乱,紫外诱导胶原蛋白分解加速,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含量(ColI和ColIII)不断减少.与胶原蛋白相似,弹性蛋白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损失,且紫外线照射也引起弹性纤维缠绕、片段化。不同于皮肤自然老化,光老化可以通过药物或者防晒品等措施改善和逆转。

弹性蛋白作为一种结构蛋白,是胞外基质中最稳定的蛋白,存在于多个结缔组织中,在皮肤总蛋白中占2~4%。弹性蛋白的前体——原弹性蛋白——是60~70kDa的可溶性单体,弹性蛋白是由2~4个原弹性蛋白通过四个赖氨酸残基氧化形成的锁链素(DES)和异锁链素(IDS)交联形成的不溶性聚合物,结构稳定。弹性蛋白与相关蛋白组成弹性微纤维,再与非晶弹性蛋白组成弹性纤维。弹性纤维与胶原纤维紧密相连,相互交织,胶原蛋白给予皮肤强度和抗拉伸性;而弹性蛋白特殊的交联和疏水结构赋予其良好的弹性和延展性,使皮肤等器官维持柔韧弹性。

弹性蛋白结构稳定,不溶于水、弱酸、弱碱、SDS等常规蛋白溶剂。因此,目前研究通过复杂且恶劣的条件分离弹性蛋白,因为不溶很难通过分子量、等电点等说明弹性蛋白的特征,其纯度只能通过氨基酸组成评价。弹性蛋白富含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缬氨酸等非极性氨基酸,以及特有的交联氨基酸DES和IDS。但相比胶原蛋白只含有极少量的羟脯胺酸(Hyp)(约1%)。

富含弹性蛋白的动物性组织包括动脉管、韧带、筋腱等,长久以来一直做为食物食用。但是脂肪含量高、人体消化吸收差、生物利用率不高。目前报道的使用酶解工艺制备的弹性蛋白肽,经实验证明具有改善皮肤和血管状态,但这些工艺或使用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或所用酶为非食品用酶,难以转化。且未将弹性蛋白与胶原蛋白、糖蛋白、球蛋白等分开,在如此稳定的弹性蛋白水解前,与其共存的胶原蛋白、糖蛋白、球蛋白等已深度水解为低聚肽、游离氨基酸氨基酸,甚至产生小分子的含氮物质,影响产品品质。

本发明试图将食用动物组织中的弹性蛋白水解成小分子多肽,增强其溶解性,使其成为便于吸收的高纯度蛋白肽粉,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并探讨其在改善皮肤光老化,促进胶原蛋白分泌方面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富含锁链素和异锁链素的蛋白低聚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含锁链素和异锁链素的蛋白低聚肽其包括多肽、游离氨基酸和灰分;

所述多肽和游离氨基酸中,锁链素和异锁链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0.3%~0.8%;

所述多肽中,分子量<1000Da的多肽的质量分数为50%~85%、分子量为1000Da~3000Da的多肽的质量分数为8%~25%、分子量>3000Da的多肽的质量分数为2%~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盛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盛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04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