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细胞3D培养用毛细管型明胶与氨基多糖共聚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2196.1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5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华子昂;朱美瑛;刘宝全;万君兴;竹添;张建;赵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子昂 |
主分类号: | C12N5/00 | 分类号: | C12N5/00;C12N5/0775;C12N5/07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细胞 培养 毛细管 明胶 氨基 多糖 共聚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提供了一种仿真人体干细胞的3D生长环境的胶原与氨基多糖共聚载体,包括将明胶、氨基聚糖与纳米碳酸钙、三偏磷酸钠混合制成胶液,将胶液拉制成薄壁毛细管,利用碳酸钠溶液激活三偏磷酸钠完成交联固定;再用厚壁胶管将多根薄壁毛细管包裹形成毛细管束,利用碳酸钠溶液激活三偏磷酸钠完成交联固定;在冷冻状态下将毛细管束切割后形成小段,在稀酸溶液中脱除纳米碳酸钙增加载体内孔道,清洗后低温干燥后无菌处理即得毛细管型干细胞3D培养用胶原与氨基多糖共聚载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细胞培养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干细胞3D培养用毛细管型明胶与氨基多糖共聚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
背景技术
干细胞种类很多,已经在疾病治疗、医美、抗衰、药物筛选等众多领域大量应用。干细胞培养已经成为整个干细胞产业链发展的制约瓶颈,干细胞培养器已经成为干细胞培养领域的开发热点。按干细胞培养装置的特点,分为2D培养与3D培养两大类。2D培养主要通过增大皿进行,批量换液、扩散法供气。3D培养主要在立体容器中完成,可以自主调控培养液的组成,可以主动向培养液供气,对培养过程的调控手段更丰富,3D培养技术逐渐成为干细胞产业链的主流。
干细胞3D培养载体是影响干细胞3D培养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众多厂家进行干细胞3D培养载体研究开发,但多数厂家在制造干细胞3D培养载体尤其是多孔微载体时都是采用有机溶剂,包括苯,作为致孔剂,对培养的干细胞有潜在的危害,迫切需要探索对干细胞友好的致孔剂。
同时,传统的干细胞培养都采用胰酶消化干细胞,从而使干细胞从不溶的载体上解离下来;这样分离干细胞的方法对干细胞损伤极大,更好的方式是专一性裂解培养载体从而释放干细胞,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干细胞的操作。干细胞产业急需要能够在不伤害干细胞条件下裂解的、多孔的、适宜于干细胞生存与系列的新型干细胞3D培养载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细胞3D培养用毛细管型明胶与氨基多糖共聚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其实质以对干细胞友好的碳酸钙材料为致孔剂,利用稀酸就可以把碳酸钙溶解除去,整个干细胞3D培养用胶原载体制造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有效避免利用挥发法去除致孔用有机溶剂造成的干细胞3D培养载体内有机溶剂残留问题。同时,可以利用胶原蛋白酶和完成多孔载体的温和裂解,有效减少裂解载体释放干细胞时对干细胞的损伤。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细胞3D培养用毛细管型明胶与氨基多糖共聚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S1 将明胶、氨基聚糖与三偏磷酸钠按比例制备混合胶液,再将纳米碳酸钙充分分散在胶液中;
S2 将胶液拉制成薄壁毛细管,利用碳酸钠溶液激活三偏磷酸钠进行交联与固定;
S3将胶液制成厚壁管并将多根毛细管包裹形成毛细管束,利用碳酸钠溶液激活三偏磷酸钠进行交联与固定;
S4 将完成交联固定后的毛细管束冷冻并切割制成小段;
S5将小段的毛细管束置于稀酸溶液中,利用稀酸使碳酸钙溶解并形成毛细管束中管壁的微孔管道;
S6 将小段的毛细管束充分洗净,低温干燥脱水,无菌处理后检测与保存,得到毛细管型干细胞3D培养用明胶与氨基多糖共聚载体。
优选地,利用三偏磷酸钠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多羟基物质的交联,交联后的载体可以用磷酸酯酶温和水解。
优选地,使用纳米碳酸钙做致孔剂,明胶与纳米碳酸钙的质量混合比例范围1:0.2-2,
优选地,S2中纳米碳酸钙有效增强毛细管的机械强度,拉制的毛细管直径为0.1-2mm。
优选地,S2中胶液中可以使用更多的含羟基的人体干细胞巢内组份,如:明胶、氨基多糖等,更有利于提升干细胞3D培养载体的性能。
优选地,毛细管型明胶与氨基多糖共聚载体是小段的毛细管束,由长的毛细管束经过冷冻切割、稀酸溶解纳米碳酸钙形成微孔管道、清洗、低温干燥、辐照灭菌等后处理过程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子昂,未经华子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21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