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4047.9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1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斌;王新文;裴伟;刘梅姣;黄中安;田敬宇;古军锋;杨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高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4G21/04;E04G21/24;E04B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 体积 混凝土 施工 质量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施工区域开设基坑,在坑底施工平台上设置钢筋笼;
2)在钢筋笼内布设循环水管道,在钢筋笼上布设测温元件;
3)在钢筋笼上方架设混凝土泵送管道,混凝土泵送管道包括两根以上由基坑外向基坑内斜向下延伸的泵送主管道,每一根泵送主管道上连接有两根以上间隔设置的泵送支管道,泵送支管道的上端与泵送主管道相连,泵送支管道的下端沿竖直方向延伸,泵送支管道上设置有混凝土阀门;
4)将混凝土泵送至泵送主管道的进料口,沿泵送主管道延伸方向,先单独打开第一根泵送支管道,然后间隔设定时间,再单独打开第二根泵送支管道;然后再间隔设定时间,…,以此类推,使混凝土依次浇筑到设定区域;
5)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相邻两根泵送支管道的混凝土阀门打开所间隔的设定时间均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泵送主管道沿基坑外向内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根泵送支管道的混凝土阀门打开所间隔的设定时间逐渐变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泵送主管道沿基坑外向内的延伸方向上,先单独打开第一根泵送支管道上的混凝土阀门,使混凝土沿第一根泵送支管道浇筑至相应区域,待混凝土流动至第二根泵送支管道处时,单独打开第二根泵送支管道的混凝土阀门,使混凝土浇筑至相应的区域,…,以此类推,直至混凝土浇筑至所有待浇筑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主管道平行设置或者沿基坑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时,当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向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冷却:
a.混凝土里层温度大于55℃;
b.混凝土里层温度与表层温度的差值大于22℃;
c.混凝土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循环水管道包括靠近混凝土体表面的表层循环水管道和靠近混凝土体中心的里层循环水管道;
步骤5)中当环境温度大于20℃时,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向表层循环水管道和里层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冷却;当环境温度不大于20℃时,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仅向里层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冷却:
a.混凝土里层温度大于55℃;
b.混凝土里层温度与表层温度的差值大于22℃;
c.混凝土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循环水管道包括靠近混凝土体表面的表层循环水管道和靠近混凝土体中心的里层循环水管道;
步骤5)中当环境温度大于20℃时,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向表层循环水管道和里层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冷却;当环境温度大于5℃且不大于20℃时,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仅向里层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冷却:
a.混凝土里层温度大于55℃;
b.混凝土里层温度与表层温度的差值大于22℃;
c.混凝土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18℃;
当环境温度不大于5℃时,向循环水管道中通入热水对混凝土进行加热,所述热水的水温为40-70℃。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水的水温不大于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高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高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40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