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动器、带有致动器和镜头部的子组件、后视设备、门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4621.0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9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T·哈里斯;G·阿斯普登;D·克肖;S·比彻;L·库蒂;W·琼斯;D·M·帕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玛泽森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7 | 分类号: | B60R1/07;B60R1/074;H02K7/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白皎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动器 有致 镜头 组件 设备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后视设备(100)的致动器(101),该致动器具有:主体(3);倾斜轴(14),其具有紧固装置,该紧固装置用于将后视设备(100)抗扭地紧固到倾斜轴(14)上并限定后视设备(100)的倾斜轴线(14a);致动器壳体(1,2),其由主体(3)可旋转地承载,并被构造成可旋转地承载倾斜轴(14);以及,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完全布置在致动器壳体(1,2)内,并被构造成使致动器壳体(1,2)相对于主体(3)绕折叠轴线(3b)旋转一折叠角度,并使所述倾斜轴(14)相对于致动器壳体(1,2)绕倾斜轴线(14a)旋转一倾斜角度,其中驱动组件具有用于旋转倾斜轴(14)的倾斜传动系和用于旋转该致动器壳体(1,2)的折叠传动系。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致动器和镜头部的子组件、用于车辆的后视设备、用于车辆的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后视设备的致动器。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致动器和镜头部的子组件、用于车门的后视设备、用于车辆的门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中,用于车辆后视设备的多种致动器是已知的。用于后视设备的致动器使得后视设备能够自动折叠或倾斜。通常,单独的致动器分别用于使后视设备折叠和倾斜。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折叠意味着围绕基本竖直的轴线旋转后视设备。在第一应用中,折叠操作基本上将后视设备与车门的外表面对准,用于在车辆停车期间使车辆侧向变窄,或者将后视设备向外折叠成从车门的表面突出,以允许看到装备车辆的后方。
在涉及后视设备的向外折叠状态的第二应用中,折叠操作向车辆驾驶员水平调节后视设备,以便提供期望的水平视角。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倾斜意味着围绕基本水平的轴线旋转后视设备。倾斜操作向车辆驾驶员竖向调节后视设备,以提供期望的竖向视角。
一种无框架后视设备包括反射元件,该反射元件安装在类似于常规后视设备的镜壳体上。然而,在无框架后视设备中,反射元件一旦附连到镜壳体就保持静态,这意味着它不能像常规后视设备的反射元件那样相对于壳体被致动。在常规的后视设备中,反射元件通常由第二致动器相对于镜壳体枢转,即折叠和/或倾斜。
由于无框架后视设备不提供反射元件相对于镜壳体的相对自由度,所以无框架后视设备不能按常规方式被致动。
此外,WO 2016/076 713 A1描述了一种用于调节蛤壳形壳体部件例如镜壳体的装置。该装置,特别是后视镜装置,包括基座部分,借助第一铰链结构在该基座部分上提供支撑框架。另外,该装置包括第一致动器,支撑框架可通过该第一致动器相对于基座部分枢转到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的基本上向上延伸的第一枢转轴线的一部分,在该折叠位置中,支撑框架例如基本上沿着机动车辆的主体布置,在该展开位置中,支撑框架例如基本上横向于主体定向。通过第二铰链结构,在支撑框架上布置了特别是用于支撑镜面的支撑件。此外,该装置包括第二致动器,通过该第二致动器,支撑件可相对于支撑框架枢转,其中支撑件和可承载在其上的反射表面仅可相对于支撑框架基本横向于基本向上定向的第二铰链轴线枢转至第二铰链轴线。
US 6 340 231 B1教导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电可调节的外部后视镜,其具有可附接到机动车辆的镜元件、壳体和镜底座。镜元件和壳体牢固地彼此连接,并且在壳体和镜底座之间存在调节齿轮,该调节齿轮可以由至少一个电动马达驱动。
EP 0 838 371 A1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外后视镜,后视镜壳体铰接到脚部,围绕至少第一轴线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可电调节的后视镜布置在后视镜壳体内,脚部可以附接到车辆以便能够围绕第二轴线折叠,并且可以通过启动电动马达而向下折叠,这是已知的。为了简化调节机构,提出了马达的第一输出部件通过可克服的预定的驱动脱离纵机构与脚部联接,并且马达的第二输出部件与第一输出部件电磁耦合,第二输出部件通过接头联接到后视镜,并且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后视镜壳体中,使得第二输出部件的支承摩擦小于驱动脱离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玛泽森创新有限公司,未经玛泽森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4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