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自动插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4743.X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8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华 |
主分类号: | H05K13/04 | 分类号: | H05K13/04;H05K13/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十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1 | 代理人: | 黄云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自动 装设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插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自动插装设备,包括机架、上料机构、调向机构、整形机构、定位机构、插装机构、抓取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待插装电池移载至调向机构上;所述调向机构,用于使电池两侧的焊脚始终保持竖直向下的状态;所述整形机构,用于将电池两侧的焊脚向外掰开;所述定位机构,用于电池的定位;所述插装机构,用于夹起位于定位机构上的电池并将电池插装于电路板上;所述抓取机构,用于将位于调向机构上的电池抓放至整形机构上并同时将位于整形机构上的电池抓放至定位机构上;本发明能够替代人工将电池自动插装于电路板上,能够大大地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电池的插装效率,提高整个电路板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插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自动插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对一些带有电池的电路板进行加工时,需要将电池插装于电路板上。目前,由于电池两侧的焊脚在制造、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形变,自动插装电池难度较大,所以目前大多数的做法均是通过人工手动将电池插装于电路板上,但是通过人工手动将电池插装于电路板上不仅操作麻烦、工作量大,而且插装效率较低,从而影响整个电路板的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池自动插装设备,能够替代人工将电池自动插装于电路板上,能够大大地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电池的插装效率,提高整个电路板的加工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池自动插装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上料机构、调向机构、整形机构、定位机构、插装机构、抓取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待插装电池移载至调向机构上;所述调向机构,用于使电池两侧的焊脚始终保持竖直向下的状态;所述整形机构,用于将电池两侧的焊脚向外掰开;所述定位机构,用于电池的定位;所述插装机构,用于夹起位于定位机构上的电池并将电池插装于电路板上;所述抓取机构,用于将位于调向机构上的电池抓放至整形机构上并同时将位于整形机构上的电池抓放至定位机构上。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调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调向座、沿X轴方向转动连接于调向座上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设置于调向座上用于驱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的转轴动力机构、调向挡块、分别用于沿X轴方向抵紧电池两端的两个调向抵紧气缸,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向转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分别套接有两个包胶轴承,包胶轴承与电池外周面相互滚动连接;当电池两侧的焊脚转动至竖直向下时,调向挡块沿电池转动的反方向抵住电池的焊脚。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转轴动力机构包括设置于调向座上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套接有输出齿轮,输出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套接于第一转轴的一端上,第二传动齿轮套接于第二转轴的一端上。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整形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机架上的左、右整形组件,左、右整形组件均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整形气缸、整形固定块、沿X轴方向滑动连接于整形固定块上的整形滑块,整形气缸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整形滑块,整形固定块的一侧成型有固定块挤压部,整形滑块的一侧成型有与固定块挤压部相配合的滑块挤压部,固定块挤压部、滑块挤压部均为顶部靠近电池、底部远离电池的倾斜面结构,整形滑块的顶部成型有用于放置电池的整形凹槽。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机架上的左、右定位组件,左、右定位组件均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定位块、分别用于沿Y轴方向抵紧电池焊脚前后两端的两个焊脚抵紧气缸、用于沿X轴方向抵紧电池端部的定位抵紧气缸,定位块成型有定位凹槽。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沿Y轴方向设置于机架上的抓取滑轨、滑动连接于抓取滑轨上的抓取滑座、用于驱动抓取滑座滑动的抓取气缸、沿Y轴方向并列设置于抓取滑座上的第一吸附模组和第二吸附模组,抓取气缸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抓取滑座;第一吸附模组与第二吸附模组之间的间距等于调向机构与整形机构之间的间距,且等于整形机构与定位机构之间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华,未经陈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47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下肢康复器械的皮肤变形补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纸盒拼板贴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