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2073.6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5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汪炳;刘小玲;周春恒;朱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9/14;G06F11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金方玮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梁抗弯 承载力 计算方法 | ||
1.一种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多个构件的组合梁,所述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包括:
S100,构建在组合梁经历疲劳荷载作用下,每一个构件的疲劳损伤模型,以及在组合梁经历锈蚀作用下,每一个构件的锈蚀损伤模型;
S200,基于每一个构件的疲劳损伤模型,以及每一个构件的锈蚀损伤模型,构建在组合梁同时经历疲劳荷载作用和锈蚀作用下,每一个构件的剩余强度模型;
S300,依据每一个构件的剩余强度模型,得出组合梁的抗剪连接状况;
S400,依据所述组合梁的抗剪连接状况,计算组合梁同时经历疲劳载荷作用和锈蚀作用下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输出计算结果;
所述步骤S400包括:
S410,对组合梁进行受力分析,获取组合梁的结构数据;
S420,依据组合梁的结构数据和公式16,计算经历n次疲劳加载和t时间锈蚀后,组合梁满足完全抗剪连接所需栓钉数量;
其中,nf为经历n次疲劳加载和t时间锈蚀后,组合梁满足完全抗剪连接所需栓钉数量,As为钢梁的截面面积,fs(n)为钢梁的剩余强度的表达式,Ac为混凝土翼板的截面面积,fc(n)为混凝土板的剩余强度的表达式,ηs(t)为栓钉的最薄弱截面锈蚀率,fst(n)为栓钉的剩余强度的表达式,A0为单个栓钉未锈蚀时的截面积;
S430,依据组合梁的结构数据和公式17,计算经历n次疲劳荷载后的组合梁抗剪连接度;
其中,ξ(n,t)为经历n次疲劳加载和t时间锈蚀后的组合梁抗剪连接度,ns为组合梁一个剪跨区内的栓钉实际布置数量,nf为经历n次疲劳加载和t时间锈蚀后,组合梁满足完全抗剪连接所需栓钉数量;
S440,判断经历n次疲劳加载和t时间锈蚀后的组合梁抗剪连接度,是否小于预设抗剪连接度;
S450,若经历n次疲劳加载和t时间锈蚀后的组合梁抗剪连接度,小于所述预设抗剪连接度,则确定所述组合梁为部分抗剪连接,依据部分抗剪连接的计算公式,计算组合梁同时经历疲劳载荷作用和锈蚀作用下的极限抗弯承载力;
S460,若经历n次疲劳加载和t时间锈蚀后的组合梁抗剪连接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抗剪连接度,则确定所述组合梁为完全抗剪连接,依据完全抗剪连接的计算公式,计算组合梁同时经历疲劳载荷作用和锈蚀作用下的极限抗弯承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包括:
S110,创建组合梁疲劳荷载条件,并获取组合梁中每一个构件的初始参数;所述组合梁疲劳荷载条件包括对组合梁进行疲劳荷载的总加载次数,以及单次加载的最大荷载值和最小荷载值;
S120,在所述组合梁疲劳荷载条件下,分别获取在组合梁承受疲劳荷载后,每一个构件的疲劳参数,并依据每一个构件的疲劳参数和初始参数,构建在组合梁经历疲劳荷载作用下,每一个构件的疲劳损伤模型;
S130,计算每一个构件的锈蚀速率,依据每一个构件的锈蚀速率,依次获取时间与每一个构件的最薄弱截面锈蚀率的关系,构建在组合梁经历锈蚀作用下,每一个构件的锈蚀损伤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20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工业大数据的多尺度时变动态可视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榨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