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拉结系统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2129.8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9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峰;张开利;吴学峰;刘淼;刘立明;郭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新农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E04B1/76;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系统 内置 保温 混凝土 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拉结系统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包括内侧混凝土层、保温层、外侧混凝土层、外侧网状钢筋、内侧网状钢筋、腹筋、金属卡固系统和定位拉结杆。该混合拉结系统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在保温层两侧外分别放置外侧网状钢筋和内侧网状钢筋,将腹筋的两端分别于外侧网状钢筋和内侧网状钢筋固定焊接,形成夹芯板,将外螺纹钢管贯穿保温层,在外螺纹钢管的两端分别放置U型外钢卡和U型内钢卡,同时将U型外钢卡与外侧网状钢筋通过第一卡槽固定焊接,同时将U型内钢卡与内侧网状钢筋通过第二卡槽固定焊接,然后分别拿取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拧在外螺纹钢管的两端,施工现场绑扎内侧混凝土层的钢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混合拉结系统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
背景技术
目前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领域中,拉结系统分为焊接网架式和点连式两种。焊接网架式具有整体性好、安装运输便捷等优点,但是随着节能标准的提高,保温层的厚度加大,腹筋直径需要相应加大,给墙体热工性能带来不利影响;此外,焊接网架式需要额外增加模板支设的定位钢筋,浪费较大。而点连式具有安装便捷、混凝土浇筑相对较快等优点,但是由于多为单层网状钢筋,整体性较差,给运输、安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拉结系统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拉结系统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墙,包括内侧混凝土层、保温层、外侧混凝土层、外侧网状钢筋、内侧网状钢筋、腹筋、金属卡固系统和定位拉结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腹筋的两端分别穿过保温层且与外侧网状钢筋和内侧网状钢筋焊接固定,金属卡固系统与保温层固定连接,金属卡固系统的两端分别穿过保温层且与外侧网状钢筋和内侧网状钢筋固定连接,定位拉结杆贯穿设在金属卡固系统内,定位拉结杆的两端分别穿过金属卡固系统且与内侧混凝土层和外侧混凝土层固定连接,定位拉结杆的端部分别与内侧混凝土层和外侧混凝土层的外表面齐平,内侧混凝土层设在保温层的一侧,外侧混凝土层设在保温层的另一侧,外侧网状钢筋设在外侧混凝土层内,内侧网状钢筋设在内侧混凝土层内,金属卡固系统包括外螺纹钢管、设有第一卡槽的外钢卡、设有第二卡槽的内钢卡、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定位拉结杆包括定位杆和锚固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螺纹钢管贯穿设在保温层内,外钢卡滑动套设在外螺纹钢管的一端外侧,内钢卡滑动套设在外螺纹钢管另一端外侧,第一卡槽与外侧网状钢筋对应且适配,第二卡槽与内侧网状钢筋对应且适配,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外螺纹钢管的端部外侧,第一螺母一侧与外钢卡的外壁碰触,第二螺母的一侧与内钢卡的外壁碰触,金属卡固系统在保温层上的设置密度为2~10个/㎡。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杆设在外螺纹钢管内,锚固件固定连接在定位杆的端部外侧,锚固件设在外侧网状钢筋的外侧,定位杆为实心钢材其直径为6~12mm,锚固件材质为金属材质,其形状为杆状或片状,定位拉结杆与金属卡固系统相配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腹筋的直径为2~6mm,腹筋为阵列分布,腹筋的行间距为100~1200mm,腹筋的设置密度为0~50个/㎡。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螺纹钢管的外径为8~20mm,壁厚为0.1~2.0mm,外螺纹钢管的端部伸出保温层长度为0~50m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钢卡的形状可为U型,高度不大于外侧混凝土层的厚度,外钢卡壁厚为0.5~2mm,第一卡槽的宽度与外侧网状钢筋的钢筋直径相同,第一卡槽的深度与外侧网状钢筋距外侧混凝土层外表面的距离相同或略小。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钢卡的高度不大于内侧混凝土层的厚度,内钢卡壁厚为0.5~2mm,第二卡槽的宽度与内侧网状钢筋的钢筋直径相同,第二卡槽的深度与内侧网状钢筋的钢筋直径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新农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新农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21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