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肝素钠的精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3203.8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9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翟川川;陶川宁;王业梅;田宽;郭恩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辰龙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10 | 分类号: | C08B37/10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4 | 代理人: | 朱培 |
地址: | 27235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素钠 精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素钠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酶解工序、离子交换吸附工序、洗涤工序、洗脱工序、沉淀工序得到肝素钠粗品沉淀物;一次脱色氧化、过滤、一级分级沉淀、二次脱色氧化、过滤、二级分级沉淀,干燥,过滤后的滤液经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精品肝素钠,脱色氧化时加入EDTA;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2次酶解彻底除去肝素钠内的不同类型蛋白质,分级沉淀分离肝素钠内有关物质使得肝素钠纯度更高,脱色氧化时加入EDTA,很好的解决了过氧化物裂解肝素钠成过低分子肝素的可能,还能够避免工艺条件的变化特别是氧化剂的用量和氧化时间对于产品品质的波动影响,并获得稳定的低分子量区间的肝素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肝素钠的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肝素钠的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肝素市场存在各种不同品质的粗品肝素钠,由于地域及生活习惯不同,各地养殖猪的环境及饲料也不同,粗品肝素钠生产工艺不同,造成粗品肝素钠的质量有所区别,比如其性状、蛋白质含量、效价、光吸收等差距都会特别大。目前国内现有技术中,盐解、酶解、树脂分离、氧化、沉淀或者其中几个方法的目标结合,
如专利号为201310009732.2的国家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肝素钠的精制方法,吸附除杂与添加酶激活剂进行酶解的联合精制肝素钠的方法,该方法能解决单纯的吸附与酶解难以彻底除杂的问题,且通过酶激活剂的使用,大大缩短了酶解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该方法使用的单一酶解,只能适用于一种质量状况的粗品肝素钠,更换其他质量状况的粗品肝素钠,其工艺指标又不能达到理想的精制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工艺结合精制粗品肝素钠的工艺技术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粗品肝素钠精制质量难达标并且收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为:肝素钠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1)按酶解工序、离子交换吸附工序、洗涤工序、洗脱工序、沉淀工序得到肝素钠粗品沉淀物;
(2)一次脱色氧化:向步骤(1)中收集的沉淀物,按粗品肝素钠活性(单位:亿IU)与水体积(单位:L)比值为1:6的配比加水溶解,控制料液温度20~30℃,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9.0~11.0;按照加入水的体积2%的量,量取双氧水体积,并向双氧水中体积加入双氧水体积3倍的水混匀,均分成三份,每隔一小时,向料液中加入一份双氧水溶液,每次加入均搅拌料液3~5min,其余时间静置氧化;氧化过程中控制料液温度20~30℃,pH值9.0~11.0,以第一次加入双氧水溶液的时间开始计时,共氧化12h;
(3)过滤:一次脱色氧化结束,使用0.8μm滤膜进行过滤,收集滤液;
(4)一级分级沉淀:收集滤液,控制滤液温度35~40℃,加入滤液体积0.88倍的药用乙醇,搅拌均匀,保温35~40℃沉淀4h;沉淀结束,去除上清收集沉淀物;
(5)二次脱色氧化:向步骤(4)收集的沉淀物按粗品肝素钠活性(单位:亿IU)与水体积(单位:L)比值为1:5的配比加水溶解,控制料液温度20~30℃,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9.0~11.0;按照加入水的体积2%的量,量取双氧水体积,并向双氧水中体积加入双氧水体积3倍的水混匀,均分成三份,每隔一小时,向料液中加入一份双氧水溶液,每次加入均搅拌料液3~5min,其余时间静置氧化;氧化过程中控制料液温度20~30℃,pH值9.0~11.0,以第一次加入双氧水溶液的时间开始计时,共氧化12h;
(6)过滤:二次脱色氧化结束,使用0.45μm滤膜进行过滤,收集滤液;
(7)二级分级沉淀:收集滤液,控制滤液温度35~40℃,加入滤液体积0.85倍的药用乙醇,搅拌均匀,保温35~40℃沉淀4h;沉淀结束,去除上清收集沉淀物;
(8)把二级分级沉淀得到沉淀物加入4L/亿单位纯化水,经0.22聚醚砜滤芯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辰龙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辰龙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32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