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品球墨铸铁管的专用吊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7193.5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7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谷兴海;李军;习杰;邹真;蒿润涛;杜鹏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2 | 分类号: | B66C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0563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品 球墨铸铁 专用 吊装 设备 | ||
本发明成品球墨铸铁管的专用吊装设备,包括起吊架、固定在起吊架上的开合驱动装置和两个分别与所述开合驱动装置相连接且左右分布的拨爪臂,拨爪臂的下端连接有多个前后间隔分布的拨爪机构,拨爪机构包括用于起吊球墨铸铁管的拨爪和控制拨爪是否参与起吊球墨铸管的拨爪驱动装置。本发明成品球墨铸铁管的专用吊装设备,通过拨爪驱动装置对拨爪的伸缩控制,可以适用于多种规格的成品球墨铸铁管的批量吊装,操作方便、安全稳定,极大地提高了成品铸管吊装的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满足了现代化批量高效生产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球墨铸铁管的吊装设备。
背景技术
工厂的球墨铸铁管制作完成后,通常采用“金字塔”垛或四方式的形式码垛入库,以备发货之需。目前铸管的入库或出库方式种吊装方式是:行车的下方通过吊带连接有铸管专用挂钩,在起吊时,工人需要将与行车上连接的挂钩挂在成品球墨铸铁管的两端口的内壁上,然后对成品球墨铸铁管进行挪移,当将球墨铸铁管起吊至指定垛位时,工人还需要对球墨铸铁管两端的挂钩卸下,整个起吊过程,需要工人反复进行挂钩、卸钩。由上述吊装方式可知,成品球墨铸铁管的出库、入库吊装效率非常低,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不能满足目前球墨铸铁管批量生产的高效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适用多种规格的成品球墨铸铁管且可实现高效批量吊装的成品球墨铸铁管的专用吊装设备。
本发明成品球墨铸铁管的专用吊装设备,包括起吊架、固定在起吊架上的开合驱动装置和两个分别与所述开合驱动装置相连接且左右分布的拨爪臂,所述拨爪臂的下端连接有多个前后间隔分布的拨爪机构,所述拨爪机构包括用于起吊球墨铸铁管的拨爪和控制拨爪是否参与起吊球墨铸管的拨爪驱动装置。
本发明成品球墨铸铁管的专用吊装设备,其中,所述拨爪的形状为面向内侧的L形,所述拨爪驱动装置为直线驱动装置,所述拨爪的转角处与所述拨爪臂铰接,所述拨爪的水平板朝向内侧用于与球墨铸铁管的端口内壁配合,所述拨爪的竖直板与拨爪驱动装置的伸缩杆的端部铰接,所述拨爪驱动装置的缸体的固定端与所述拨爪臂铰接,所述拨爪臂上还设有限制拨爪旋转角度的拨爪限位装置。
本发明成品球墨铸铁管的专用吊装设备,其中,所述拨爪臂包括可左右移动地固定在所述起吊架上的滑动架和固定在所述滑动架下端的多个前后平行的立板,所述拨爪的转角处通过销轴铰接于两个相邻的立板的下端之间,所述拨爪驱动装置位于两个相邻的立板之间且其缸体的固定端铰接于所述滑动架的下端,所述拨爪限位装置为多个与所述拨爪对应的限位梁,所述限位梁固定于所述两个相邻的立板之间且位于所述销轴的上方,所述限位梁、拨爪和拨爪驱动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满足:当拨爪驱动装置的伸缩杆缩回时,拨爪的竖直板的内侧面与限位梁贴合接触;当拨爪驱动装置的伸缩杆伸出使得拨爪的水平板向上旋转90°时,拨爪的水平板的上表面与限位梁贴合接触。
本发明成品球墨铸铁管的专用吊装设备,其中,所述滑动架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前、后滚轮组件可左右移动的固定在所述起吊架上。
本发明成品球墨铸铁管的专用吊装设备,其中,所述拨爪驱动装置为气缸、电动缸或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成品球墨铸铁管的专用吊装设备,其中,所述开合驱动装置由两个固定在所述起吊架上且左右分布的主驱动装置组成,所述主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和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前、后曲柄连杆机构,所述前、后曲柄连杆机构分别由前、后曲柄和前、后连杆铰接而成,所述前、后曲柄的一端分别固定于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转轴上,所述前、后曲柄的另一端分别与前、后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前、后连杆的另一端均与同侧的滑动架铰接。
本发明成品球墨铸铁管的专用吊装设备,其中,所述滑动架上均设有监控拨爪探入球墨铸铁管的端口内长度的发射雷达,所述起吊架的中心位置设有检测所要起吊的球墨铸管的数量的中心发射雷达。
本发明成品球墨铸铁管的专用吊装设备,其中,所述起吊架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四个用于与行车连接的动滑轮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71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