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区域出行廊道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8820.7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0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胡倩;张志敏;宋军;禚保玲;王天青;陈天一;盛捷;高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H04W4/2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王笑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手机 数据 区域 出行 廊道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区域出行廊道识别方法,从手机信令数据中识别得到出行OD样本,将基站地理文件与目标空间单元进行空间关联得到基站空间单元对应表,将出行OD样本个体根据起讫点对应时间段提取轨迹点进行轨迹回溯,然后基于基站空间单元对应表实现与目标空间单元的连接,进而采用空间单元途径人流密度等级方式筛选目标空间单元内的路网数据集并创建路网缓冲区,筛选途径人流密度大于设定的途径人流密度阈值且位于路网缓冲区内的空间单元得到出行廊道;本发明基于出行回溯轨迹,能够消除非出行用户信令数据的干扰,提高对出行廊道的识别准确率,且通过路网缓冲区和人流密度筛选得到出行廊道,使得出行廊道的识别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及交通规划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区域出行廊道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科学地识别城市及区域廊道,有利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要素的空间优化配置,对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交通廊道识别主要借助交通信息采集技术,通过高速公路出入口数据、公共交通刷卡数据、出租车轨迹数据等进行流量检测,集计汇总后分析得到不同出行方式的出行廊道。这些方法存在最大的问题在于难以获取全方式全样本的出行廊道,同时数据精度高度依赖于采集设备,误差较大。
鉴于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手机信令数据具有获取方便、成本低、样本高以及覆盖面广等特点,可以通过个体出行轨迹点刻画出行廊道的数据源。但在运用海量轨迹数据时,未出行用户的信令定位数据对出行廊道的识别会带来较大干扰,导致出行廊道的识别存在较大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区域出行廊道识别方法,基于出行反推轨迹,能够消除非出行用户信令数据的干扰,提高出行廊道的识别准确率,通过路网缓冲区和人流密度筛选得到出行廊道,识别效率更高,解决现有出行廊道识别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出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区域出行廊道识别方法,包括:采用手机信令数据建立原始时空数据库DatabaseO,识别得到出行OD样本数据;将基站地理文件与目标空间单元进行空间关联,得到基站空间单元对应表;根据起讫点对应的时间段提取所有出行OD样本的轨迹点,建立第一出行时空数据库DatabaseT;汇总所述第一出行时空数据库DatabaseT中所有出行OD样本的空间单元链,得到第二出行时空数据库DatabaseU;其中,所述空间单元链按照如下步骤得到:将一个出行OD样本一次出行的轨迹点基于所述基站空间单元对应表转换到目标空间单元,并按照时间顺序删掉重复出现的空间单元得到个体出行空间单元链;汇总所述出行OD样本所有出行的个体出行空间单元链得到所述出行OD样本的空间单元链;根据空间单元途径人流密度等级选择路网数据集,并创建路网缓冲区;基于设定的途径人流密度阈值筛选空间单元,与路网缓冲区进行交集分析得到出行廊道。
进一步的,所述将基站地理文件与目标空间单元进行空间关联,得到基站空间单元对应表,具体包括:将目标空间单元矢量文件导入地理系统并进行定位;将基站地理文件导入地理系统并进行定位;将所述基站地理文件与所述目标空间单元矢量文件进行空间关联,得到关联目标空间单元的基站矢量文件;将关联目标空间单元的基站矢量文件的属性表导出为文本文件;将导出的文本文件导入大数据处理平台,得到基站挂接目标空间单元的基站空间单元对应表。
进一步的,所述空间单元途径人流密度等级按照如下方法得出:将第二出行时空数据库DatabaseU进行分组汇总,得到每个空间单元途径的人流Pi;根据每个空间单元的面积Si计算每个空间单元的途径人流密度δi;按照分位数法进行空间单元途径人流密度等级分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8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对抗学习的P波识别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轨道车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