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塑料化学试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9698.5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5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胥波;齐义舟;李婷婷;齐培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组波智能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2/00 | 分类号: | B01J32/00;B01J35/10;B01J35/02;B01J31/06;C07C41/16;C07C41/30;C07C45/00;C07C67/343;C07C201/12;C07C227/04;C07C227/20;C07C253/30;C07D261/04;C0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李献忠;邱晓敏 |
地址: | 201603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塑料 化学试剂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塑料化学试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制备的化学试剂载体改变了化学试剂的使用形态,使不易操作和难于精确称量的固体,半固体和粘稠液体也能方便的量取,制备工艺简便且制备过程中并未引入对于环境不友好的溶剂,故易易工业化生产且环保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试剂负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塑料化学试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化学合成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材料、传感器、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尽管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化学合成目前仍是一个有相当危险性的,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特别是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固有的安全隐患,这使得化学合成自动化领域的化学家趋之若鹜。尽管自动化彻底改变了许多工业和实验室工作,但在实际应用中,化学合成的完全自动化仍具有很高的挑战性,在大多数学校和工业实验室中,绝大部分化学实验仍然由人工完成。对于自动化机器来说,许多常规的化学药品处理任务仍然很困难,下载或设计合成方案,并且可以在本地合成机中完全自动执行,是合成化学家的梦想。
由于化学合成中涉及的化学品种类繁多,且称取少量或微量化学试剂时非常耗时耗力,因此实现自动合成,首先需要将数千种试剂标准化,尤其是试剂的剂量标准化,利于算法控制的机器人系统使用。对于低粘度液体的自动化移取相对容易,然而,固体、半固体和粘稠液体试剂却面临很大的挑战。近年来自动化的合成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国内外相关研究都没有相对通用的方法来处理成千上万,形态各异的化学品,因此无法实现高度自动化的合成。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分子量多孔塑料化学试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孔塑料化学试剂载体,其为多孔的固体块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塑料化学试剂载体为药片样圆柱结构、球形结构或立方体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药片样圆柱结构多孔塑料化学试剂载体,其孔容为0.3~0.6ml/g,且其总孔隙面积为20~25m2/g,其平均孔径为70~80nm,其在0.5~1psi下的体积密度0.5~1.0g/ml,其孔隙率为20~30%;优选的,其孔容为0.4298ml/g;其总孔隙面积为23.780m2/g;其平均孔径为72.3nm;其在0.5~1psi下的体积密度0.6069g/ml;其孔隙率为26.0850%;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片样圆柱结构多孔塑料化学试剂载体规格为:内径5.1~9mm且高2.5~4mm;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片样圆柱结构多孔塑料化学试剂载体的重量为30mg/片或150mg/片;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塑料为具有高耐磨性及高度化学惰性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超高分子量多孔聚乙烯、超高分子量多孔聚丙烯、超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或超高分子量聚偏四氟乙烯;
进一步的,所述化学试剂为固体试剂或液体试剂;更进一步的,所述固体试剂为可溶性固体或不溶性固体;更进一步的,所述液体试剂包括但不限于粘性液体;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多孔塑料化学试剂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塑料粉末加入到圆柱状不锈钢磨具中,在常压下加热至140~155℃,然后迅速降温至室温,退模后即得;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塑料粉末的直径为10~100μm,其分子量大于100万;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状不锈钢磨具的内径为5.1~9mm,高为2.5~4mm;具体地,所述圆柱状不锈钢磨具的尺寸:内径为5.1mm且高为2.5mm、内径为7.4mm且高为2.5mm或内径为9mm且高为4mm;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孔塑料化学试剂载体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其用于负载化学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组波智能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组波智能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96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