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电堆阵列测温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0315.6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8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吕梦姣;谢会斌;李聪廷;陈航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博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33 | 分类号: | G06T7/33;G06V40/16;G01J5/12;G01J5/00;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高勇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 阵列 测温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堆阵列测温方法及装置,由于对可见光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的人脸区域通常偏大于人脸,而对可见光图像进行人脸关键点定位得到的人脸关键点外接区域小于人脸,通过将人脸关键点外接区域进行一定的放大,取放大后的人脸关键点外接区域与所述人脸区域中的较小者作为人脸框区域能够使可见光图片中的人脸框区域精确地定位到人脸所在的位置,进而能够精确地定位到红外图像中人脸所在的位置,并且使人脸框区域的大小合适,避免因人脸区域偏大导致包含其他高温物体或者其他测量人员,从而导致体温检测不准确的情况发生,提升了热电堆阵列测温方法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测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电堆阵列测温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接触式体温测量方式由于误差较大、效率较低、容易造成人员聚集及交叉感染等缺点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基于红外热测量技术的非接触式的热电堆阵列体温检测方式。
现有技术中,通过采集可见光图像进行人脸检测,获得可见光图像中的人脸区域,再基于坐标转换算法确定人脸区域在红外图像中对应的红外人脸区域,最后对红外人脸区域进行测温,获得红外人脸区域的温度信息。但该种方法中,对可见光图像中的人脸检测会受到光照等因素影响,导致红外图像中对应的红外人脸区域偏大,可能会使得红外人脸区域包含除了人脸之外的其他高温物体或者其他测量人员,此时基于该红外人脸区域中的温度进行人体体内温度的计算会导致体温检测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电堆阵列测温方法及装置,能够使可见光图片中的人脸框区域精确地定位到人脸所在的位置,进而能够精确地定位到红外图像中人脸所在的位置,避免因人脸区域偏大导致包含其他高温物体或者其他测量人员,从而导致体温检测不准确的情况发生,提升了热电堆阵列测温方法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电堆阵列测温方法,包括:
获取可见光相机采集的可见光图像及热电堆红外传感器采集的红外图像,并对所述可见光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人脸区域;
对所述可见光图像进行人脸关键点定位,得到人脸关键点外接区域;
对所述人脸关键点外接区域进行放大处理,将所述人脸区域与放大后的人脸关键点外接区域中的较小者作为所述可见光图像上的人脸框区域;
基于映射关系将所述人脸框区域映射至所述红外图像中,得到红外人脸区域;
获取所述红外人脸区域对应的初始温度数据,并基于所述初始温度数据确定人体体内温度。
优选地,对所述可见光图像进行人脸关键点定位,得到人脸关键点外接区域,包括:
通过对所述可见光图像进行人脸关键点定位,得到人脸关键点坐标;
将所述人脸关键点坐标的外接矩形框作为所述人脸关键点外接区域;
其中,所述人脸关键点包括左右眉毛的两个角点及其中心点、左右眼睛的两个角点、鼻尖点、下嘴唇的最下点。
优选地,对所述人脸关键点外接区域进行放大处理,将所述人脸区域与放大后的人脸关键点外接区域中的较小者作为所述可见光图像上的人脸框区域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人脸区域是否大于所述人脸关键点外接区域;
若是,进入对所述人脸关键点外接区域进行放大处理,将所述人脸区域与放大后的人脸关键点外接区域中的较小者作为所述可见光图像上的人脸框区域的步骤。
优选地,还包括:
若所述人脸区域不大于所述人脸关键点外接区域,将所述人脸区域与放大后的人脸关键点外接区域中的较大者作为所述可见光图像上的人脸框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博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博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03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
- 下一篇:一种塑料干燥机的节能伺服温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