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阿胶制品中明胶来源的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1364.1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5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沙小梅;涂宗财;蒋文丽;张路正;王光耀;胡姿姿;张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4;G01N30/34;G01N30/72;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36117 | 代理人: | 闵蓉 |
地址: | 33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阿胶 制品 明胶 来源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胶制品中明胶来源的鉴定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阿胶制品的预处理:阿胶制品水溶液加入牛明胶和猪明胶;固液分离、过滤,滤液冻干;2.样品的酶解:冻干样品经过SDT缓冲液、UA缓冲液、IAA、NH4HCO3水溶液处理;最后加入含胰蛋白酶的NH4HCO3水溶液,离心,即得到明胶多肽溶液;3.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明胶多肽溶液上样于Easy nLC‑Orbitrap Fusion Tribrid质谱仪检测;4.数据分析:采用MASCOT软件匹配分析所获得的质谱图,数据库设置为目标胶原蛋白数据库,确定阿胶制品中明胶来源。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鉴定阿胶制品中明胶来源,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鉴定精度高,误差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鉴定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阿胶制品中明胶来源的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阿胶是采用马科动物驴的鲜皮或干燥皮经去毛漂泡、煎煮、浓缩、并加入各类辅料制成的固体胶类药物,也被称为驴皮胶。其与人参、鹿茸三者一起被称为“中药三宝”,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阿胶具有滋阴补血,润燥,止血的功效,其补血功效已被证实。除补血外,阿胶在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辐射、保护大脑、促进骨愈合生长以及保护心血管等方面的功效都已被证实。由于其重要性,阿胶产业现已融入健康中国发展战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阿胶制品中明胶来源的鉴定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 阿胶制品的预处理:用去离子水将阿胶制品在50±5℃水浴锅溶解制成的阿胶溶液,向所述阿胶溶液中加入牛明胶和猪明胶,搅拌均匀制成阿胶-牛明胶-猪明胶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置于离心机中离心,所得上清液进一步过滤,将得到的滤液冻干,备用;
2. 样品的酶解:将冻干后的样品溶解于SDT缓冲液制成溶液,溶液于沸水中加热,然后离心10~20min,上清液置于超滤离心管中,加入UA缓冲液,置于离心机离心去除上清液,往浓缩物中加入UA缓冲液后再次离心10~20min去除上清液;然后加入IAA的乙醇溶液,于暗室放置20~40min后再次离心10~20min去除上清液;然后加入UA缓冲液,离心10~20min去除上清液,重复此加料、离心操作2次;再加入NH4HCO3水溶液并10~20min离心去除上清液,重复加料、离心操作2次;最后,在浓缩物中加入含胰蛋白酶的NH4HCO3水溶液,37±2℃放置过夜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即得到明胶多肽溶液;
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明胶多肽溶液上样于Easy nLC-Orbitrap FusionTribrid质谱仪检测,采用的柱子为C18柱,流动相A为含有甲酸体积分数0.1%甲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84%的乙腈和16%的水混合溶剂中含有体积分数0.1%的甲酸,在250 nl/min的流速下洗脱60min,由流动相A线性梯度变化为流动相B,采用数据依赖采集模式动态收集丰度最高的10个母离子进行HCD裂解,动态排除时间为20 s,归一化碰撞能量为27eV;
4. 数据分析:采用MASCOT软件匹配分析所获得的质谱图,数据库设置为目标胶原蛋白数据库,检索参数包括:半胱氨酸经碘乙酰胺为固定修饰;氧化为可能性修饰;最大的未酶切位点为2;一级质谱错误率为±20 ppm;二级质谱错误率为±0.1 Da;当Mascot分数大于40时,多肽峰被认定为阳性鉴定或准确度极高(P<0.05);依据三种胶原蛋白理论特征性多肽数据库进行阿胶、牛明胶和猪明胶特征性多肽的比对分析,确定阿胶制品中明胶来源。
进一步地,所述阿胶制品包括阿胶块、阿胶口服液、阿胶颗粒、阿胶糕。
进一步地,所述阿胶溶液为阿胶制品和去离子水按料水比80~120mg/mL的比例混合溶解而成;按配置阿胶溶液所用的阿胶制品质量1%的量向阿胶溶液中分别加入牛明胶和猪明胶,牛明胶和猪明胶的质量均为阿胶制品质量的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师范大学,未经江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13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及提供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安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