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件输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1707.4 | 申请日: | 2020-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7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微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6 | 分类号: | B65G47/26;B65G47/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7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输送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工件输送系统,涉及自动化设备的领域,包括机架、工作台、连于工作台的下料道,下料道的末端设有开口、阻料板,机架设置有驱动源、由驱动源驱动转动的转动座,转动座包括底板、侧板,底板位于开口处,底板的顶面与下料道的顶面相接;转动座背离下料道的一侧设有置料架,置料架上设有置料轨,转动座能通过转动使底板转动至侧板的位置,侧板能转动至板面倾斜朝下的状态。通过本输送系统的工件能通过端面相抵的方式自动排列整齐,极大地方便了对工件的存放、批量搬运和运输;置料轨能够自动切换,提高了置料架的储料能力,同时人员可延迟时间对置料轨的工件进行下料;通过设置挡板和推料块一,工件下料的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件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设备对大批量的相同工件进行加工的前后,若工件的两端面平行,且工件的高度尺寸小于其宽度、长度尺寸,该工件一般通过端面相抵的方式进行放置,这样放置整齐性好,且便于工件的存放、批量搬运和运输。对于圆柱形的工件也同理。
在自动化系统中,若需要对该工件进行端面的加工,则工件需要分离进行端面的分别加工,加工完成后,若想使工件恢复成端面抵接的整齐排列状态,需要人工用手进行操作,存在人工劳动量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加工完成后人工排列工件劳动量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件输送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工件输送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工件输送系统,包括机架、工作台、连于工作台的下料道,所述下料道倾斜向下延伸,所述下料道的末端设有开口、阻料板,所述开口位于下料道的底端、阻料板之间,所述阻料板用于阻挡工件下落;所述机架设置有驱动源、由驱动源驱动转动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包括底板、侧板,所述底板、侧板通过边缘相连,所述转动座的转动轴在底板、侧板之间,所述底板位于开口处,所述底板的顶面与下料道的顶面相接;
所述转动座背离下料道的一侧设有置料架,所述置料架上设有供工件滑动的置料轨,所述转动座能通过转动使底板转动至侧板的位置,所述侧板能转动至板面倾斜朝下的状态,所述侧板上的工件通过重力滑动至置料轨上,工件沿置料轨滑动形成端面相抵的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在工作台上完成加工后,将该工件推至下料道内,工件沿倾斜的下料道下滑。转动座预先处于底板遮挡开口的位置,工件沿下料道滑至末端后被阻料板阻挡,工件通过端面接触底板的板面。然后驱动源动作转动转动座的角度,使底板转动至竖直状态,在此过程中底板带动工件一起转动,完成动作后工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侧壁抵接侧板的顶面,在重力作用下该工件沿倾斜的侧板顶面下滑或下滚,进一步移动至置料架的置料轨上。置料轨可设为倾斜或设推料机构使工件沿置料轨连续排列,形成后一工件通过端面抵接前一工件的状态,使置料轨上整齐排列多个工件。综上,通过本输送系统的工件排列方式保持一致,极大地方便了对工件的存放、批量搬运和运输,该过程无需人工操作。
优选的,所述驱动源为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两端分别与机架、转动座铰接,所述驱动气缸伸缩时带动转动座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伸缩时驱使转动座转动,驱动气缸在机架上产生自适应转动。驱动气缸伸缩的两个止点确定了转动座转动的两个限位点。
优选的,所述置料架设有推料缸一、由推料缸一驱动移动的推料块一,所述推料块一位于置料轨靠近转动座的端部上方,所述推料块一的滑动方向沿置料轨的延伸方向;工件从转动座进入置料轨的位置位于推料块一朝向置料轨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件进入置料轨后,推料缸一伸长驱使推料块一移动,推料块一推动工件沿置料轨移动。随着后一工件的继续下料,后一工件通过端面抵接前一工件,后一工件推动前一工件沿置料轨移动,使置料轨上整齐排列多个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微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温岭市微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17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