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辙机用合成摩擦带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3342.9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5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梅积刚;尹彩流;王秀飞;冯驰原;许雄飞;王璞汝;宁宗夏;唐一鸣;高晓伟;李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1/14 | 分类号: | C08L61/14;C08L9/02;C08L77/10;C08K13/04;C08K7/04;C08K7/00;C08K3/04;C08K7/06;C08K3/22;C08K3/30;C08J5/04;B61L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航天***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辙机 合成 摩擦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辙机用合成摩擦带及其制造方法,它采用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作为粘结剂,该酚醛树脂具备较高的韧性,耐高温性能优异,对于增强纤维的粘结能力强;本发明采用含碳量低于0.02%的NFJ不生锈轻质泡沫纤维作为其中一种增强纤维,其具有表面粗糙、疏松、多孔、可塑形强、不生锈、降低噪音等优势;本发明采用碳纤维粉作为增强相的一种,其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性强;本发明采用稳定化热处理提高材料的散热性,调控材料的孔隙率,提高摩擦带的硬度和抗剪切性能;本发明工艺简单、能耗低、材料均匀性好、高力学强度、强韧性、热力学性能好、摩擦系数稳定、热稳定性好、极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低磨耗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转辙机用合成摩擦带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铁动车组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人们也深深体会到了动车带来的便利,更多的人开始选择动车出行。但是随着动车的普及,人们对于其安全系数也更加重视,而转辙机正是列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之一,摩擦联结器在电动转辙机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转辙机传动、保护电机和吸收转动惯量的联结装置。其主要作用有三点:一是在转辙机正常转换过程中,保证传动部分扭矩的稳定输出;二是消耗惯性动能,当道岔完成转换后,由于电动机具有惯性并不能立刻停转,这时摩擦带便能够消耗部分惯性动能,从而保护机械转动部分;三是消耗转动动能,当尖轨转换中途遇到阻力时,减速器内齿轮会发生空转,导致尖轨和电动机之间断开联系,这时摩擦带便能消耗部分电动机转动动能,使电动机不至于烧毁,而摩擦带正是摩擦联结器工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目前转辙机用摩擦带材质较软、摩擦稳定系数低、磨损率高、使用寿命短,现场需频繁进行摩擦带的维护。
合成摩擦材料具有耐热性好、导热系数高、摩擦稳定系数高、磨损率低等优点,能适用于汽车在高速、重载运行时的制动工况要求,如今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盘式刹车片。碳纤维具有高模量、导热好、耐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小等优点,是各类增强纤维中综合性能最好的一种,被广泛用于生产飞机刹车片。
本发明涉及的转辙机用合成摩擦带是将粘结剂、增强纤维、增摩组份、减摩组份和填料进行配方优化设计,并通过热压成型的方式制造而成,可以解决当前转辙机用摩擦带环境适应性差、磨损量大、价格昂贵、摩擦系数稳定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转辙机用合成摩擦带及其制造方法,它采用硫化机热压,经过热压处理、稳定化热处理等工艺路线,制造新型的转辙机用合成摩擦带,可以部分或全部取代现有的转辙机用合成摩擦带,解决转辙机用摩擦带耐热性低、磨损量大、摩擦电流不稳定、维护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涉及一种转辙机用合成摩擦带,其组分包括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丁腈胶粉、钢棉纤维、不生锈轻质泡沫纤维、陶瓷纤维、焦炭粉、鳞片石墨、芳纶浆粕、碳纤维粉、氧化镁、氧化铝、摩擦粉、硫酸钡;所述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
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 8~15;丁腈胶粉 : 2~4 ;
钢棉纤维: 18~22;不生锈轻质泡沫纤维: 8~12;
陶瓷纤维: 15~20;焦炭粉:5~10;鳞片石墨:5~8;
芳纶浆粕: 1~3;碳纤维粉: 1~3;氧化镁: 8~15;
氧化铝: 1~3;摩擦粉: 4~8; 硫酸钡: 4~8
所述的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聚速60~90s/150℃,流动度25~35mm/125℃,游离酚含量≤1.5%。
所述的碳纤维粉直径为6~8μm,抗拉强度≥3500MPa,密度1.65~1.75g/cm3,含碳量≥95%,长径比8:1~20:1,细度400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造上述的转辙机用合成摩擦带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民族大学,未经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33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