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瓦斯抽采智能管网泄漏检测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3723.7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5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申凯;刘延保;周厚权;高振勇;熊伟;巴全斌;杨利平;马钱钱;樊正兴;郝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E21F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王宏松 |
地址: | 400039***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瓦斯 智能 管网 泄漏 检测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煤矿瓦斯抽采智能管网泄漏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管网监测装置接收远程中心的工作指令;
S2,控制器控制行走装置在管网线路上移动,对发现管网泄漏进行预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瓦斯抽采智能管网泄漏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包括:管网监测装置接收到远程控制中心的工作指令后,该工作指令包括对管网线路上的管道进行巡检;控制器控制摄像头工作,拍摄管道沿途的图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瓦斯抽采智能管网泄漏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包括:
控制器判断气体监测模块采集的气体采集值与预设气体阈值间的大小:
若气体监测模块采集的气体采集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气体第一阈值,所述预设气体阈值包括预设气体第一阈值和预设气体第二阈值,预设气体第一阈值小于预设气体第二阈值,则控制器控制行走装置继续向前移动,探测下一泄漏点;
若气体监测模块采集的气体采集值大于预设气体第一阈值,则包括:
控制器判断气体监测模块采集的气体采集值与预设气体第二阈值间的大小:
若气体监测模块采集的气体采集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气体第二阈值,则控制器控制GPS模块工作,定位其管网监测装置所处位置;并将采集的当前管网监测装置所处位置和管网监测装置采集的气体采集值发送至远程控制中心,对其预警;控制器控制行走装置继续向前移动,探测下一泄漏点;
若气体监测模块采集的气体采集值大于预设气体第二阈值,则控制器控制GPS模块工作,定位其管网监测装置所处位置;并将采集的当前管网监测装置所处位置和管网监测装置采集的气体采集值发送至远程控制中心,对其警报;控制器控制摄像头录制视频将其发送至远程控制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瓦斯抽采智能管网泄漏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管网监测装置发送至远程控制中心的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S31,获取待发送至远程控制中心的数据,该待发送至远程控制中心的数据包括摄像头拍摄的管道沿途的图像数据、管网监测装置采集的气体采集值、管网监测装置当前所处位置之一或者任意组合;
S32,对待发送至远程控制中心的数据进行压缩后进行数据完整认证处理,得到数据完整认证值;该数据完整认证值的计算方法为:
φ(θ)=H(C(θ)),
其中,θ表示待发送至远程控制中心的数据,C()表示采用ZIP、RAR、7Z之一格式的压缩方式,H()表示数据完整认证处理采用SHA-1的哈希算法,φ(θ)表示计算得到的数据完整认证值;
S33,将其得到的数据完整认证值发送至远程控制中心,远程控制中心接收到管网监测装置发送的数据完整认证值后,远程控制中心向管网监测装置获取步骤S32中的压缩数据;该压缩数据为对待发送至远程控制中心的数据进行压缩后得到的数据;
S34,远程控制中心对获取的压缩数据进行控制中心数据完整认证处理,得到控制中心认证值,该控制中心认证值的计算方法为:
φ(θ′)=H(C(θ′)),
其中,θ′表示远程控制中心向管网监测装置获取的压缩数据,C()表示采用ZIP、RAR、7Z之一格式的压缩方式,H()表示压缩数据采用SHA-1的哈希算法,φ(θ′)表示得到的控制中心认证值;
S35,若φ(θ′)≠φ(θ),则远程控制中心将其获得的压缩数据丢弃,并向管网监测装置获取步骤S32中的压缩数据,执行步骤S34;
若φ(θ′)=φ(θ),则远程控制中心将其获得的压缩数据进行解压后保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瓦斯抽采智能管网泄漏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远程控制中心相连的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终端查询各个泄漏点的管网监测装置采集的气体采集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37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